3.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中,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金属性:Na>MgB.非金属性:O>SC.碱性:NaOH>Mg(OH)2D.酸性:HCI>H2SiO【答案】D【解析】一般地,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故金属性N>Mg,A项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故非金属性O>S,B项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增强,故碱性NaOH>Mg(OH)2,C项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可证明酸性HCO4>H2SiO3,D项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4.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不同主族元素(稀有气体除外),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两倍,Y原子和Z原子电子数之和等于W原子电子数,W是一种碱金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W>Y>ZB.工业常用电解Z的氧化物的方法制备Z单质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YD.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于W【答案】A【解析】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不同主族元素(稀有气体除外),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两倍,若为2个电子层,X为C,若为3个电子层,X为S,结合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原子和Z原子电子数之和等于W原子电子数,W是一种碱金属,可知X只能为C元素,W为K元素,Y和Z的组合有F和Ne(舍去)、O和Na(舍去)、N和Mg(符合要求),据此解答。由上述分析可知,Y为N元素,Z为Mg元素,W为K元素,N和Mg形成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半径减小,则Y>Z,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W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有三层电子层,Y和Z形成的简单离子只有二层,所以简单离子半径W>Y>Z,故A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Z为Mg元素,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制备Z单质,故B错误;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C元素,Y为N元素,简单氢化物为CH4和NH3,由于NH之间会形成氢键,则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H2CO【答案】C【解析】Si元素在自然界中无游离态,A项错误;SiO2能与HF反应,B项错误;C、Si、S最低价态气态氢化物为CH4、SiH4、H2S,都具有还原性,易与O2发生反应,C项正确;根据元素性质的递变性,非金属性S>C>Si,则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2SO4>H2CO3>H2SiO3,D项错误。7.应用元素周期律的有关知识,可以预测我们不熟悉的一些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预测中正确的是①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为酸性②At单质为有色固体,AgAt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94·
【解析】甘油是丙三醇,油酸是C1,H3COOH,两者发生酯化反应得到三油酸甘油酯,结构简式为C17 H33 COOCH2C1,H33 COOCH,A正确;若羟基直接连接在苯环上,类别属于酚类,即羧酸与苯酚类也可通过化学反应得到酯Ci2 H33 COOCH2类物质,B错误;与NOH溶液反应先发生水解反应,得到羟基是连接在苯环上,即为苯酚,其具有酸性,可再消耗NaOH,所以1mol乙酸苯酚酯最多消耗2 mol NaOH,C正确;酯类物质在酸性条件下加热可发生水解得到羧酸类和醇类,在碱性条件下如NaOH溶液加热下可得到钠盐,酯类在两种条件下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D正确。10.高分子修饰是指对高聚物进行处理,接上不同取代基改变其性能。我国科学家对聚乙烯进行胺化修饰,并进一步制备新材料,合成路线如图所示:CH COOHCH COOOOCCH(HC)2CN OOCCH(HC)2 C-N=N-C(CH)2C(CH)zaECH一CH元ECH-CH]催化剂是帝分子高分子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分子存在顺反异构B.合成路线中生成高分子b的反应为加聚反应C.1mol高分子b最多可与2 mol NaOH反应D.聚乙烯的水溶性比高分子c的好【答案】A【解析】两个相同原子或基团在双键同一侧的为顺式异构体,两个相同原子或基团分别在双键两侧的为反式异构体,则分子存在顺反异构,故A正确;从流程中可以看出,生成高分子b的反应为加成反应,故B错误;1mol高分子b中含有2nmol酯基,故与NaOH反应时消耗2 mol NaOH,故C错误;聚乙烯不溶于水,高分子b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高分子c中含有羟基,羟基属于亲水基,水溶性良好,故D错误。化合物Y具有保肝、抗炎、增强免疫等功效,可由X制得。下列有关化合物X、Y的说法错误的是HOCOOCHOHHOH,SO,AcOH95%HOHOOCH,HOOCHXA.一定条件下X可发生氧化、取代、加成反应B.1molY最多能与3 mol NaOH反应C.X与足量H2反应后,每个产物分子中含有8个手性碳原子D.等物质的量的X、Y分别与足量Br2反应,最多消耗Br2的物质的量相等【答案】B【解析】X含有酚羟基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含有酯基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故A正确;Y分子中含有3个酚羟基,Y中环状酯水解可以得到1个羧基和1个酚羟基,酚羟基和羧基都能消耗NaOH,因此1molY最多能与5 mol NaOH反应,故B错误;当X与足量H2加成后,分子中含有8个手性碳原HO、*COOCH,OH子H00,故C正确;苯酚与溴反应可以得到三溴苯酚,溴原子取代酚羟基的邻、对位上的氢HO√OCH,原子,对于X、Y来讲,分子内符合要求的氢原子是一样多的(均为4个),两个分子中都含有一个碳碳双键与一分子澳发生加成反应,因此等物质的量的二者消耗等量的Br2,故D正确。·90·
已知:①R-COOHsockR-COCIRCOCI,RCON、②H-N回答下列问题:(1)A的分子式为C,H,C1,且核磁共振氢谱为3组峰,则A的名称为(2)A到B发生的反应类型为,B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3)化合物C的结构简式为(4)化合物D具有碱性,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之比为1:1:1,写出C十D→E的化学方程式:(5)化合物B的同分异构体遇FCl溶液显色,且结构中存在碳氧双键的共有种。【答案】(1)对氣甲苯(4-氯甲苯)(2)氧化反应氯原子、羧基(3)CC-CIC&+H.NCH.CH.-一-CC--NHCH2CH2 Br +HCI(5)13【解析】甲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A,A发生氧化反应生成B,根据吗氯贝胺结构简式知,生成A的反应中发生对CHgCOOH位取代,则A为,B为结合吗氯贝胺的结构知,B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C为C-C1,E和F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吗氯贝胺,结合分子式知,F为,E为CNHCH2CH2Br,C和D发生取代反应生成E,D为H2NCH2CH2Br。(1)由上述分析知,A的名称为对氯甲苯(4-氯甲苯)。CHCOOH(2)A为,B为,则发生氧化反应,B的官能团为氣氯原子、羧基。(3)由上述分析知,C为CC-CI(4)化合物D具有碱性,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之比为1:1:1,则D为H2CNH2CH2Br,则C十D→E的化学方程式为C1C-CI+H,NCH,CH,Br一C○C-NHCH,CH,Br+HCL.(5)化合物B的分子式为C,HCIO2,它的同分异构体遇FC1溶液显色,因此含有酚羟基,且结构中存在碳氧双键,则存在以下两种情况: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分别为一OH、一CHO、一C1,共存在10种位置异构;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分别为一OH、一COC1,共3种位置异构,因此共有13种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81·
A.践行了无产阶级的共和诉求B.体现了工人阶级觉悟的提高C.支持了巴黎公社的武装斗争D.得到了英国政府的大力支持13.在《四月提纲》中,列宁明确地提出了土地国有化的主张,以国有土地建设规模较大的示范农场。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要求将全国一切土地无偿地分配给耕种土地的劳动者使用,按照家庭人口多少均地进行分配。列宁这一政策的调整A.凸显了处理问题的灵活性B.为集体农庄建立提供了经验C.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D.旨在建立稳定的工农联盟14.有人曾回忆:“当时,李济深、何香凝、程潜、张治中等民革领导人,都是‘通天’干部,他们都可以找周总理,甚至向毛主席等中共领导人反映情况,交换意见。而且李维汉等统战部领导同志经常去看望他们并征求意见,周总理有时也到他们家中去。”这反映出A.政治协商制度已经确立B.革命统一战线得到贯彻C.中共接受民主党派意见D.民主党派具有特别权力15.1952年10月,斯大林在答复中国共产党访苏代表团的询问时表示:“如果你们不制定宪法,不进行选举,敌人可以用两种说法向工农群众进行宣传来反对你们,一是说你们的政府不是人民选举的;二是说你们国家没有宪法。”由此可知,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和五四宪法的制定A.源于外部力量的压力和推动B.增强了新中国政权的合法性C.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D.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16.澳门回归后,澳门教育暨青年局通过推出“中华传统文化”项目,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活动,让学生学和加深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这一项目A.扩大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B.促进了两岸三地的经济文化交流C.旨在增进澳门青少年的国家认同D.是对“一国两制”方针的深度实践17.1956年,在苏联与波兰、匈牙利产生矛盾后,中国代表团坦率向苏联指出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必须承认独立等的原则,苏联于当年10月发表了有关宣言,采纳了中国关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也应该遵守和共处五项原则的意见。这表明A.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政策B.中苏在不结盟基础上发展关系C.苏联的国际地位走向了衰落D.和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包容性18.21世纪以来中国外交在不断转型,进一步从“被动应对”向“争取主动”转变,中国对国际体系的参与由融人向塑造转变,即角色从“接受者”“应对者”向“建设者”“塑造者”转变。这一转型A.表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B.缓和了亚太地区的紧张局势C.开启了中国融入全球的进程D.解决了经济的逆全球化问题【高三历史第3页(共6页)】·23-105C.
了人民政治。(2分)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并颁布《共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我国第一部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有了可靠的制度保障和宪法依据。领导以及国力增强,各种保障条件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发展,保障了改革开放的成果以及
团》所者教民,而推原于洋人,示禁于洋货,当乎天理之自及和列开画扣出以有外国公使就外国使B.拥有较广泛23.A0【解析】此题考查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白话文的内容和体被适合普通百姓看,使文学通俗化、大众化,因此A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错误。白话小说的流行并非经济发股的产物,而是新定)24.B【解析此题考查马列主义在中圆的传播。从材料可知五四运动后,《新背年》发表的宜传马克思主义的随时文化运动中反封建的需要,故排除C项。先有新文化运动,再有文学革命,因果倒置,故排除D项.文章占大多数,这主要是受十月革命的影响,一部分中图人开始主张半苏俄,敢B项正确。从时间上看,五四运动确实影响深远,但材料无法说明,故排除A项。根据所学,民国初翔民主共和确实难以实现,但材料无法说明,故排除C项。五四之后,确实出现了以俄为师,但并非社会共识,D选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52分)成25.(25分)民1)变化:从解决渴到增加了银乐项目,从集会有道设店铺到商雅精致专门茶馆,从上层人士到一殿市民茶馆开设范西逐渐扩大,从京城到州县打破了时空的限创。(8分,每点2分,任答四点)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广重文轻武”的士人文化菜来,市民阶层兴起来叶产量增加,茶信生都有利可图社会崇尚休闲享乐,饮茶成为新的休闲饮食时尚。(?分,任答四点)(2)说明:鸦片战争后,以常四爷为代表的燕人受传统小农经济的束绵而园守传绕,反映出国人思想保守不思进取的心态:2分)甲午战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列款起瓜分狂,人国联车仗华,常四爷投身到义和团反帝爱园运动中,(2分)为挽教民族危亡,以奈二爷为代表的部分国人走上了“实业教国”的道路:(2分)辛安草命并未政变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军闵混战,民不聊生,茶馆生意每况愈下。(2分)一个小茶流,折射出中国近代的历史变迁,演绎出晚清民国的人间百态。(2分)【展析】此题以“茶馆”为题材创设情境,古今贯通,使学生感受中国古代茶馆文化的变迁和近代茶馆中人物命运的曲折。第(1)问“变化”:根据材料一“中唐北方城审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和“宋代茶馆风靡,馆内有蹴物,歌舞、沐浴、博弈等娱乐项目”,概括出从解决饥渴到增加了娱乐项目。根据“当时的河南、山东等地,路边集会,城乡街道旁煎茶买卖的店铺,也是人们品茗的场所”和“宋代自汴京到州县,无不设茶馆,而且早市、夜市俱全,更有全天候经营的茶肆,经营机制相对完善”概括出从集会、街道设店铺到高雅精致专门茶馆,茶馆开设范国逐渐扩大,从京城到州县;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根据“唐朝饮茶仅仅是上层人士的消遣活动”和“宋代上至皇帝下到百姓无不饮茶”概括出从上层人士发展到一般市民。第(1)问“原因”:可结合宋代的历史阶段性特征得出“商品经济发展,城审人口增加;童文轻武的士人文化繁荣;市民阶层兴起:茶叶产量增加,茶馆生意有利可图;社会崇尚休闲享乐,茶饮成为新的休闲饮食时尚”答案。第(2)问“说明”:根据村料二中“鸦片战争后、甲午战后、实业救国、义和团、清亡后、军阀来来往往”等关键息,按时空观念有效组织答罩。第5套·历史参考答案第6页(共8页)天地出版社|TIANDI PRESS
Ⅱ.以CO2和CH4催化重整制各合成气:CO2(g)+CH4(g)三2CO(g)+2H2(g)。(3)在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均为0.2mol的CH4和C02,在一定尔件下发生反应CH4(g)+CO2(g)=2CO(g)+2H2(g),CI4的衡转化*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①若反应在恒温、容密训帘器中进行,下列叙述能说明反应到达衡状态的是(填序号)。A.容器中混合气休的密度保持不变B.容器内泥合气休的压强保特不变C.反应速率:2a(CO)='(Il2)D.同I时裂2molC-H欲和1moH-H键②由图乙可知、压弥P,P2(填“>
绝密★考试结束前2022学年第一学期台州八校联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地理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1-2题。1.甲处的板块名称和乙处的板块边界分别是()A.欧洲板块生长边界B.美洲板块消亡边界C.欧亚板块生长边界D.欧亚板块消亡边界2.下列地貌和丙地貌形成原因相似的是(A.海沟B裂谷第1、2题图C.海岸山脉D岛弧下面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和岩石物质循环图。完成3-4题。回页岩①②口砂岩沉积物图甲岩石地岩⑤⑥☑石灰岩幔回花岗岩Ⅱ5Ⅲ++++++丁断层④图1图23.图1中()A.丙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C.砂岩形成发生在丙形成之后D.甲处的岩石可能为石英岩4.图1中丙岩石的类型及其成因与图2对应正确的是()A.I-①B.IⅡ-③C.III-⑤D.V-⑥高二地理学科试题第1页共8页
也反映出了美国强势的国际经济地位,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欧洲一体化冲击美苏两极格局,且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已瓦解,B项错误;C、D两项仅凭材料得不出,均排除。命题透析本题以国际服务贸易的参与率为背景材料,考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思路点拨由材料可知,参与国际服务贸易的国家(或地区)越来越多的,说明各国(或地区)积极地融人经济全球化浪潮,各国(或地区)经济相互联系和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服务贸易对世界经济的贡献,A项排除;B项中“主流”的表述过于片面,排除;材料体现不出各国均认可贸易自由化,D项排除。25.命题透析本题以南宋与近代杭州经济状况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考查。答案要点(1)表现:店铺遍布;私人金融的发展;商业交易量大;营业时间长;与全国市场联系紧密;海外贸易活跃。(6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2)特点: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半殖民地化;近代化。(4分,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原因:《马关条约》开放杭州为通商口岸;政府挽救统治危机的需要;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4分,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26.命题透析本题以法国共和政体确立与辛亥革命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考查。答案要点(1)原因: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共和主义传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推动;群众基础广泛:共和派势力逐步增强和努力1875年宪法的法律确认;民主共和是时代发展的潮流。(6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2)“1911年的革命不能建立西方式的新中国”:革命党人的软弱与妥协;缺乏群众基础;中国专制主义传统根深蒂固;中外势力强大;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6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27.命题透析本题以苏俄与二战后英国社会福利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答案要点(1)背景:工农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国家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社会上不等现象严重;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干涉。(6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2)特征:立法推动;内容广泛;覆盖面广;国家加强干预;高度的制度统一性。(4分,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影响: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但高福利易使人产生惰性,也使国家财政负担加重。(4分,言之成理即可)28.命题透析本题以基辛格的《大外交》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答案要点示例1:观点:意识形态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制定。(2分)》阐释:二战后,由于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对立,美苏两国战时同盟关系破裂,以美苏两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美国推行“冷战”政策,支持和控制西欧国家,而苏联支持和控制东欧国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新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加入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美国对二战后的日本,由军事占领到扶植发展,把它作为推行“冷战”策略、遏制共产主义的“桥头堡”。(9分,言之成理即可)综上所述,意识形态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1分)—5
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考试A.延续了一定的历史传统B.催生了权力制衡的机制C,构建了法律至上的原则D,废除了国王的政治权力历史8.下表所示为19世纪初期英国在华的部分活动情况。这可用于说明时何活动情况考生注意:1806一1819年英国人在中国海进行测绘,在向英国外交部提交的报告中多处提到香港水域的情祝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1816年阿美士德使团访华,对香港进行了全面的御查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1829年类国东印度公司动用船只专门对香港水城进行测绘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敕版必修1、必修2第一单元。19世纪20年代起(英国》大规模进入香港,并以此为在华活动据点A,中英技术合作日益密切B.近代测绘技术传入中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C.英国侵占香港蓄谋已氏D.英国积极推动香港开发符合题目要求。9.1848年,两广总蓓兼钦差大臣徐广缙,在道光帝的强硬支持下,多次以“民情不许"为由拒绝蚁上.春秋以前,“刑不上大夫”曾是一项天经地义的原则。到了战国,商鞅主张“刑无等级,自卿相、英国公使进入广州城,英国公使屡次交涉无果,又得照会徐广缙“现时本大臣与贵大臣不得辩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商鞅的这一主张有助于论此事矣”。这反映出当时A强化君主权威B.维护贵族政治A,清朝君臣摒弃“天朝上国”观念B.清廷无意发裂中英关系C.维护等级秩序D,减少阶层流动C.群众爱国运动阻止了英国侵略D.中因的国际影响力提高2.《三国志·公孙瓒传》载,公孙躜表袁绍罪状云:“春秋之义,子以母贵。绍母为婢使,绍实微殿10.1904年在成都成立的官办川汉铁路公司,股本主要来源于“田亩加赋”,一般是随粮征收,…乃据丰隆之重任,忝污王爵,损辱袁宗。”此番言论的制度湖源在于值百抽三,四川的贩夫走卒,大都被迫参与,不足部分基本是靠外债弥补。迫于民间收回利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弹让制长权运动的压力,该公司于1907年改为商办。1908年,清政府又委派军机大臣加以督办,进3.唐玄宗开元年间,得史台机构进一步完善,其下设三院,分T明确。其中,察院设监赛御史十而在191年突然宜布“国有”。清末川汉铁路公司的变近五人,主要负贵监察地方官吏和巡按州县狱讼、军戎、祭祀、营作、太府出纳等事。据此可知,A折射出国内社会矛盾的复杂尖锐B.反映了清政府对铁路建设的重视察院的设置C.印证了国人对近代化的积极探索D.表明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走向破产A.意在削弱宰相的权力B.利于规范地方政府运作11.1927年8月,中共中夹计划在湘鄂獭粤四省发起秋收暴动,提出“号召一切接近农民的社会路C,导致官僚机构的靡肿D.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力量于其周围,实行暴动”。同时又强测:“本党当前唯重要责任,就是坚决地实行土地革4.雍正十年(1732年),颁军机处印信。军机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待郎命,领导两湖的工农群众实行暴动,推翻武汉政府与唐生智的政权,建立真正的民革命政中选定,即所谓“无专官”。军机大臣下设军机章京,其人员从六部员司和内阁中书中选取。权”这一指示上谕的撰拟,先令军机章京草拟,山半机大臣过目后进呈给皇帝。这反映了雍正时期A.强调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B.要求进一维护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盥A.封建官僚体系日益完备B.中央决策程序随意混乱C.属于中共创建人民革命玫权的探索D.表明中共吸取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C,君主专制政体得以强化D.中枢机构实现权力制衡12.1931年9月20日,当中国请求英国介人处理九一八事变时,英国认为,该事变纯属关东军5.对于克里斯提尼领导雅典人戒功抗击外敌之事,希罗多德说:“在悟主统治之下时,他们在成控自采取的“地方事件”,只要日本政府加以制止即可解决,遂要求中国自行与日本协商解争中的表现并不比他们的邻邦强,但在推翻僭主之后,他们成了最好的战士。”这可用于说明决。英国的这一态度A,爵主统治不利于城邦和稳定B.领袖贤愚决定战争的成败A.顺应中国政府的合理诉求B.是基于维护战后世界秩序的考量C,民主政治增强了公民城邦认同D.民主政治削弱了城邦实力C.是对日本侵华活动的纵容D.提供了解决中日纠纷的有效途径6.保留至今的古罗马法的规定中,论及祭祀活动的论及世俗生活的一样多。《十二铜表法》中13.解放战争时期,中回共产党将从地主手中获取的土地和资源,无偿分配给占乡村人口绝大多的条令虽较晚才写人,但仍保留了小部分与葬礼有关的规定。这说明古罗马法数的农民,并提出“巩固胜利果实“保卫翻身果实”等口号。这些举措体现了A.内容涉及社会各个方面B.意在维护奴隶主统治A推行土地改革的必要性B.革命向建设转变的趋向C.重视维护家庭内部关系D.源于古罗马社会生活C.党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D.国共内战爆发的必然性7.有学者指出,中世纪英国从贤人会议到议会的发展成为政治协商的组织保障;诺曼王朝逐渐14,傅立叶认为在未来社会里“教育的日的在于实现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歌文提出要把城发展起来的普通法是制约下权的有力武器;君主、贵族、教十、市民等阶层是权力制衡的多元市和乡村结合起来,把工业和农业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把教育同生政治主体。据此可知,近代英国政治转型产劳动结合起来,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这些主张[高三历史第1页(共6页)川23-11C【高三历史第2页(共6页)】·23-11C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AB(新高考)·化学-R-必考-QG]七试题](http://picture.baishilianmeng.com/weibo.png?text=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AB(新高考)·化学-R-必考-QG]七试题)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DY(新高考)·化学-R-必考-CQ]一试题](http://picture.baishilianmeng.com/weibo.png?text=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DY(新高考)·化学-R-必考-CQ]一试题)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DY(新高考)·化学-R-必考-CQ]三试题](http://picture.baishilianmeng.com/weibo.png?text=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DY(新高考)·化学-R-必考-CQ]三试题)
考试试卷)
考试试卷)
考试试卷)
考试试卷)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地理[24·G3DY·地理-R-必考-NMG]五试题](http://picture.baishilianmeng.com/weibo.png?text=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地理[24·G3DY·地理-R-必考-NMG]五试题)
考试试卷)
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