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金科大联考高三11月质量检测·物理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答案】D【解析】由图像可知0一时间内,乙车的位移为x,=,甲车的位移为2一24又由题意可知时刻两1玩具车在同一位置,则t仁0时刻甲车在乙车前方△x二x2一西=2,A错误;时刻后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则t时刻甲车在乙车的前方,两车不可能相遇,B错误;0~t时间内,甲车速度变化量大于乙车速度变化量,则两车均加速度不相等,C错误;若0~4时间内两车的均速度相等,则0一:时间内两车的位移相等,结合A选项分析可知,时刻甲在乙前方,D正确。2.【答案】BO【解析】电子的轨迹与竖直的等势线相交于O点,电子在O点的速度以及电场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又负电荷所受的电场力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反,因此甲带正电,A错误;等势线的疏密反应电场强度的大小,由于N点的等势线比M点的等势线密,则N点的电场强度大,电子在N点所受的电场力大,电子在N点的加速度大,B正确;甲带正电,电场方向大致向右,电子在低电势点电势能大,则电子在N点的电势能大,电子由M到N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电子的动能减小,速度减小,CD错误.3.【答案】A【解析】0~5s时间内,物资在水方向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则合运动为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正确;5s~35s的时间内,物资在水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合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运动轨迹为直线,B错误;35s~50s的时间内,物资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则物资处于失重状态,C错误;由图丙可知,物资距地面的最大高度为图像的面积,即A=合×(30+50)×8m=320m,D错误.4.【答案C【解析】由瞬时功率的表达式P=F,可知随速度的增大赛车的牵引力减小,则加速度减小,所以赛车开始时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直到加速度减为零速度达到最大值,A错误;当速度达到最大时,牵引力与阻力相等,则P=f。,又f=0.5mg,则最大速度为.一0.75mg,代人数据得。=80ms,B错误:赛车的速度为50m/s时,赛车的牵写引力为F=P=360000N=7200N,由牛颜第二定律F-∫=ma,解得a=4.5m/s,C50正确:从静止开始到达到最大速度的过程巾运用动能定理得?=号m,解得1(9+品)s,D错误5.【答案】B【解析】以轻滑轮为研究对象,受竖直向下的拉力,大小等于悬吊的物体的重力,又由于MON为一条轻绳,因此滑轮左右两侧的轻绳的拉力大小相等,A错误;仅将右侧的N点沿竖直方向升高,两侧细绳的夹角大小不变,则由力的衡条件可知,两侧细绳的拉力大小不变,B正确将左侧竹竿沿顺时针方向转过一个小角度,则∠MON减小,两侧细绳的拉力的合力大小等于悬吊的重物的重力,则两侧轻绳的拉力大小均减小,均逆【高三物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5页)】
-
A.表明皇权得到空前加强B.是吏治澄清的表现C.保证了国家的长治久安D.体现了人治的色彩13.谏议制度是监察制度的一部分,“谏”字的独特含义是对皇帝的绝对权威提出异议。唐代的门下省具有谏议和封驳职能…明清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峰,但专设的谏议机构却没有了。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谏议制度能够从根本上限制皇权至上B.唐代谏议制度对皇权不起作用C.明清谏议机构消失是服务于皇权需要D.明清监察制度对君臣形同虚设14.晚清史官恽毓鼎(1862-1917)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四月初一日的日记中写道:“近来新学盛行,四书五经几至束之高阁.·.考生试卷且多为随手掇拾,绝无靠义理发挥者,大有如不欲战,不屑用心之势。”据此可知,该史官A.对士人堕落深感羞愧B.对政府改革科举不满C.对时局变化感到无奈D,感慨白己的前途渺茫15.考试本是中国一个很好的制度…英国首先仿行考选制度,美国也渐取法,大凡下级官吏,必要考试合格方得委任…但是只能用于下级官吏,并且考选之权仍在行政部之下…在君主专制国中,选拔人才悉凭君主一人的喜怒,所以虽讲资格,也是虚文。至于社会共和的政体,这资格的法子正是合用。”孙中山的这一议论旨在说明A.考试权体现西方自由等B.倡导古为今用、洋为中用C.科举制是专制主义的工具D.考试权能为共和体制服务16.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决议提出,苏维埃工农共和国及其中央政府宜告,把自己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分子,苏维埃愿意给予以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富农的财产不没收,富农的土地,除封建剥削之部分外,不问自耕的与雇人耕的,均不没收。”在此,中共主张A.促成国共合作,推翻北洋军阀统治B.进行土地革命,推翻南京国民政府C.联合不同阶级,反对帝国主义侵略D.加强民主建设,巩固抗日根据地17.1941年,陕甘宁边区制定《边区公务员考核奖惩暂行条例》,规定边区公务员考核实行赋分制,工作50分,学25分,操行25分。考核等级按分数多少定为七等,一等升级…六等降级,七等解职。这些规定A.推动了干部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B.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反映了品行是考核干部的主要依据D.扩大了边区政权阶级基础18.右图为版画《豆选》的一部分,刻画了1948年革命根据地大河村农民用投豆子方式选举干部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全国人民已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B.适应了全民族团结抗战的时代需要C.解放区重视维护人民民主政治权利D.中国共产党开始进行民主制度探索高二级第一次段考试题历史选考试卷第3页共7页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2022.1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2.D3.B4.C5.A6.D7.A8.D9.A10.B11.C12.B13.A14.C15.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5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6分,第19题12分,共55分。16.(15分)参考答案:(1)A处:百花齐放多元并进(分散孤立多元并存)(2分)说明:中华文明产生之初,生产力水较低,受交通条件等限制,各地区间缺乏沟通交流,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中国古代的早期文明基本上是分散孤立发展的;受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古代早期文明各具特色,具有多元特点。(4分)(2)示例:设计1: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清朝中期,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3分)理由:康乾盛世时期,清朝版图在前代王朝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东南-统一台湾;东北一一反击沙俄侵略;西北-击败蒙古准噶尔部,稳定新疆;西南一一巩固对西藏的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华文明区域不断扩大,民族联系不断加强,多元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6分)设计2: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用不同的线条图示西方列强对中国西北、西南、东南等地区的侵略,用不同的火把图示中国各阶级、阶层人民的反抗斗争和积极探索。(3分)理由:1840年以后的60年间,是中国历史饱经磨难和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峥嵘岁月。列强前后发动的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其强加于中国人民头上的一系列不等条约,使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在天朝危机和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自下而上的民族抗争一一从太天国到义和团运动,自上而下的新政变法一一从洋务新政到维新变法,谱写了一部中华民族强国御侮和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悲壮历程。在屈辱与阵痛的刺激下和抗争与探索的反抗中,中华民族维护主权统一、追求国家富强的民族精神也进一步凝聚,中国历史也在孕育着从帝国走向共和的社会基因。(6分)(如果学生从经济的角度,如:江南经济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方面确立主题进行设计,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7.(12分)答案示例:清末教科书编写与时代密切相关。(2分)清末把法国大革命赋予“动乱”属性,同时也有存在将法国大革命置于“革命”视域之下的教科书。(4分)传统的儒家伦理纲常思想影响深刻;满清政府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仇视革命;立宪派出于自身利益,反对革命。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4分)总之,清末,受政府控制的历史教科书中更多地凸显“动乱”属性的法国大革命,强调大革命非理性的一面,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2分)
佛山一中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段考历史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34568910答案BDA题号111213141517181920答案BDDABC题号2122252627282930答案CBAADBCABC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CDBBDABCAD1.【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墓群随葬品贫富差距巨大,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财产私有,故选D项:夏朝才出现王位世袭,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铁犁牛耕,排除B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逐渐取代井田制,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地主阶级,排除C项。2.【答案】D【解析】据材料“其事迹也多由神话传说构成,但《周礼》《史记》等古代史书均有记载”,可知古史系统由传说构成,源远流长,反映了先民创造历史的轨迹,故选D项;三皇五帝属于传说,目前没有可靠的史料证明确有其人,排除A项;我国早期国家出现的标志是夏朝的建立,排除B项:三皇五帝属于部落联盟时代,当时还没有君权神授的观念,排除C项。3.【答案】B【解析】略4.【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从辽西到良渚,中华大地的文明火花如满天星斗一样璀璨…诸文化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密切,逐渐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图'”可知,中国早期文明的起源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点,故选B项;部落联盟是原始社会后期形成的部落联合组织,联盟的主要目的是自卫或出征等军事目的,排除A项;早期文明时期生产力发达不恰当,排除C项;新时期时代晚期阶级分化明显而材料是距今约6000年左右,排除D项。5.【答案】C【解析】据材料“春秋以前,民经济的基本单位主要是家族村社,贵族经济的基本单位是父系大家族而不是个体家庭”,可知春秋以前民经济和贵族经济都是以家族为基本单位的,说明深受宗法制的影响,故选C项;材料只提到贵族经济的基本单位,与贵族生活存在很大区别,排除A项: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以家族为单位生产有利于经济发展,排除B项;分封制是以宗法制为依据的,有坚实的基础,排除D项。6.【答案】C【解析】在题干表格内容中述及了启继承了王位(不论他采取了何种方式,禅让抑或是武力),据此我们可以认定的是“家天下”局面的开启,故选C项;按照《战国策》的记载,启是通过武力来夺取王位的,不属于“禅让制”范畴,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嫡长子继承制与西周时期的宗法制密切相关,而在题干内容中并没有述及“宗法制”,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建立,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排除D项。7.【答案】D【解析】据材料“先秦文献多次言及‘夏’‘有夏’…考古实践,以探索‘夏墟’的存在”可知文献与考古实物互证历史事实,故选D项:先秦文献在久远的历史传承中容易遗失和误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段考历史科参考答案第1页共6页
四想l04☒①957%14:51高三化学二测试卷●●普高联考2022一2023学年高三测评(二)化学第1页(共8页)3.关于配制480mL0.1mol·L-1Na0H溶液的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用托盘天称量NaOH固体的质量为1.92gB.为了防止NaOH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NaOH固体溶解后应立即转入容量瓶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使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物质的量浓度偏大D.用量筒量取20mL该溶液于烧杯中,加80mL水配制成0.02mol·L-1NaOH溶液4.一种用于合成治疗免疫疾病药物的物质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X、Y、Z、Q、W为1~20号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与Q同主族,Q和W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WYw+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
高三期中h·化学。·化学·参考答案及解析-Cu*(aq)+2OH-(aq),Kp[Cu(OH)](2)@Fe在阳极失电子生成Fe+。冰化碳和氢气浓度增大,相当于反应I的反应物浓度△n2.0×10-0,以及Cu2+(aq)+4NH3(g)一②依据电解原理,氯离子在阳极失电子生成氯气,电增大,反应I衡正向移动,A项正确;降低温度,反12[Cu(NH):]2+(aq)的衡常数K=2.0X10可极反应为2C1一2e一C,↑,氯气具有氧化性,应I和Ⅱ的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B项正确;恒温xmol6mol×0.2知,Cu(OH)2(s)+4NH3(g)一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使溶液变为黄色,反应的恒容下充人氨气,各物质浓度不变,衡不移动,C解得x=0.6,则参加反应I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Cu(NH,):]2+(aq)+2OH(aq)的衡常数K=离子方程式为Cl2+2Fe2+一2Fe3++2C1。(8项错误;增大压强,反应I衡正向移动,CO2和H,1.8mol,生成甲醇的物质的量为0.6mol,生成水蒸Km[Cu(OHD2]×K1=2.0X1020X2.0×103=(3)①控制变量,通过电解pH-1的0.2mol/L的的浓度减小,反应Ⅱ衡逆向移动,当反应I达到气的物质的量为0.6mol,而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为4.0×10-7。NaCl溶液来做对照实验继续探究。衡时,二氧化碳和氢气浓度不再改变,反应Ⅱ也同时50%,则参加反应Ⅱ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2mo(6)①实验Ⅱ中的现象为无色溶液变紫红色,说明有②依据检验氯气的实验方法分析,取少量阳极附近达到衡,因此增大压强,反应I和Ⅱ重新达到衡×0.5-0.6mol=0.4mol,反应Ⅱ消耗氢气MnO,生成,离子方程式为2Mn2+十5BiO十14H的溶液,滴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试纸变蓝色证明生的时间相同,D项错误。0.4mol,生成一氧化碳0.4mol,生成水蒸气—2MnO+5B++7H20。成氯气,否则无氯气生成。(3)①由图可知,230℃时甲醇产率最高,该温度下0.4mol,衡时容器中有二氧化碳1mol,氢气②根据I中现象产生黄绿色气体,试纸变蓝,以及氧③根据表格数据比较可知,电解pH=1的NaCl溶使用催化剂CZ(Z)T,甲醇选择性较大,故选B、1.8mol,甲醇0.6mol,水蒸气1mol,一氧化碳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氧化性:液与Ⅱ作对比,通过控制电压证明了亚铁离子还原性大于氯离子,F优先放电。5成D项。NaBiO3大于氯气;再结合2Mn2++5BiO,十14H04m氢气转化率为X10%=,设②230℃以上,温度升高,反应I的衡向逆反应方—2MnO,+5Bi3+十7H2O,可知NaBiO,.的氧化30.(10分)向移动,反应Ⅱ的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温度对衡时容器体积为V,则反应Ⅱ的衡常数K性大于高锰酸根离子,故MnO,、NaBiO:、Cl2中氧(1)
哪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7.设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化学A.0.5mol·L-1Ca(ClO)2溶液中含有的Ca2+数目为0.5NAB.由等物质的量的NaO2和NazO组成的混合固体中含有的钠离子数为NaC.常温常压下,7.1g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O.2NA考生注意:D.标准状况下,2.24LC2被足量水吸收后形成的氯水中,C2分子数小于0.1N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8.2022年6月5日,“神州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为了使字航员在飞船中得到一个稳定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的、良好的生存环境,一般会在飞船内安装盛有NazO2颗粒的装置。下列关于N2O2的叙述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至第二章。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NazO2分别与足量HzO,C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相同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Na23C135.5Cu64B.NaO2中的阴、阳离子数目之比为1:1C.NaO2能与酸反应,是碱性氧化物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D.NazO2只能作氧化剂合题目要求的。9.向下列溶液中分别滴加新制氯水和长期见光久置后的氯水,产生的现象不同的是1.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中《只此青绿》为我们呈现了宋代《千里江山图》里的山清水秀。《千里①AgNO,溶液②紫色石蕊溶液③NaHCO,溶液④FeSO,溶液⑤淀粉-KI溶液江山图》里的青色来自蓝铜矿[主要成分为Cu(OH)2·2CuCO,],绿色来自孔雀石[主要成分4.①②④B.②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⑤为Cu(OHD2·Cu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u(OH)2·CuCO3也可写作Cu2(OH)2CO3,它属于碱类A.向煮沸的饱和FC溶液中滴人5~6滴NaOH溶液即可生成Fe(OH)3胶体B.Cu(OH)2·CuCO与Cu(OH)2·2CuCO3互为同素异形体B.干燥的氯气能使有色鲜花褪色,因此干燥的氯气有漂白性C.Cu(OHD2·CuCO,和Cu(OH)2·2CuCO,均能与强酸发生反应C,钠和氧气反应,条件不同时,生成的产物相同D.质量相同时,Cu(OD2·2CuCO的含铜量大于Cu(OHD2·CuCO,的D.次氯酸不可直接用作生活常用漂白剂的原因是其不稳定,见光易分解2.下列各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11.将o0mL0.6mol·L-1Ca(NO)2溶液和400mL2mol·L1KNO,溶液混合(忽略溶液A.纯净物:CaO、烧碱、食用加碘盐B单质:金刚石、钠、氧气混合时的体积变化),混合后的溶液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酸性氧化物:SO2、CO、MnO,D.钾盐:KOH、KA1(SO)2、KHCOA.1.84mol·L-B.1.72mol·L-3.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基本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1,6mol·L2D.1.2mol·L-A.可用手代替镊子取钠做实验12.工业上除去电石渣浆(含CaO)上层清液中的S2,并制取石膏(CaSO,·2HzO)的常用流程B.实验室闻氯气的操作如图所示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实验室内钠着火时,快速用干沙土灭火A.反应①是化合反应Ca0 MnsO MOHD@∠aosD.实验室内氯气发生泄漏时,用NaOH溶液沾湿的毛巾捂住口鼻撤退B反应②中,失电子的是氧元素4.下列溶液中的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门C,反应③中,氧化性:MnO号>SO号A.Fe2+、H+、MnO,、SOB.Cu2+、A13+、NO2、CID.图示反应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②③④⑤C.K+、A13+、OH、SOD.Ba2+、Na、COg、Clo13.某实验小组需要用到480mL0.5mol·L-1 NazCO,溶液,下列配制所用溶液的操作步骤正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确的顺序组合是A.过量铁粉与Cl,反应生成FeCl,①继续往容量瓶内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B.氯水可以导电,故C2是电解质②将已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C.液氯和新制氯水均含C,均属于混合物③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D.CL2的氧化性很强,与金属反应时均作氧化剂C®将容量瓶盖紧,摇匀6,将一小块钠投人下列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无沉淀生成的是⑤用托盘天称量26.5gNaC03固体⑥将准确称量的碳酸钠固体转移到烧杯中,加人适量水溶解⑦用适量水洗涤烧杯2一3次,洗涤液均注人容量瓶,摇匀Fea(SO)一盐酸Cu(NO3)溶液容液⑧用托盘天称量25.4 g Nas CO固体B.⑧6②①③④DA.⑧6②⑦①③④C⑤6②①③④D.⑤6②⑦①③④【高一化学第】页(共4页刀2(化学第2页共·23-129A··23-129
参考答案及解析151靶向提升12.A【解析】a图①→②为CH。和O2共吸附在(3)滤渣A为红褐色沉淀,说明“水浸”时NaPe0,CuO表面,b图①→②为CH。吸附在CuO表水解为Fe(OH),和氢氧化钠,水解的离子方程式面,由图可知,CH。和O2共吸附的吸附能小于为FeO2+2H,O—Fe(OH),¥+OHCH的吸附能,A项错误;生成物的能量低于反应(④“碱熔”过程中放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其电子物的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项正确;a图决速式为:O:C:O:。步骤的活化能较低,反应更易按照a图路径进行,C(5)产生有毒气体,说明氯离子被Cr2O号氧化为氯项正确;总反应为CH。和O2以物质的量之比2: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十6C+14H1的比例反应生成CHO,D项正确。2Cr3++3C2↑+7H2O。13.C【解析】既有原电池,又有电解池,所以涉及的(6)阳极发生反应:Fe一2e—Fe2+,阴极发生反能量转换既有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又有化学能转化应:2H+2e一H,↑,当收集到13.44L(标准为电能,A项错误;A膜、C膜都应选择阳离子交换13.44L膜,B项错误;a极为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状况)H,时电路中转移2.4L·moX2=1.2mCH4-8e+4O2-—CO2+2H2O,C项正确;a极电子,则阳极生成0.6 mol Fe+,Fe+把Cr,O还上消耗2.24L(标准状况)甲烷,转移电子的物质的原为Cr(Ⅲ),Cr元素化合价降低3,根据得失电子量为0.8mol,阳极室生成氯气0.4mol,阴极室生守恒,被还原的CrO的物质的量是0.1mol;成氢气0.4mol,石墨电极共产生0.8mol气体,D段时间后产生Fe(OH)3和Cr(OH)3沉淀,若电解后项错误溶液中a(Cr*)=3.0X105mol·L,c5e*)c(Cr3)14.C【解析】由图像的起点数据代入计算可知K(HA)的数量级为106,A项错误;M点为HA8则)-20X165m1PMA的混合溶液,溶液呈酸性,N点溶液对应的16.(15分)I.(1)镁条与溶液中的H+反应产生氢气pH=7,B项错误;N点存在电荷守恒c(M)十(2分,答案合理即可)c(H+)=c(A)十c(OH)和物料守恒c(M+)十(2)2 NaHCO3-Na2CO3+H2O+CO2↑(2分)c(MOH)=c(A)十c(HA),此时溶液呈中性,所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碱性不断增强,不利于CO2的c(MOH)=c(HA),C项正确;P点溶液呈碱性,所生成(2分,答案合理即可)以溶液中存在c(M)>c(A),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Ⅱ.(3)①7.5mL1mol·L-1KHC0(2分,合理即可)(一)必考题15.(14分)(1)将亚铬酸亚铁完全氧化,提高矿石的利②溶液中存在衡Mg(OH)2(s)一Mg2+(aq)+用率(2分)2OH(aq),HCO与OH反应生成CO%,C05(2)702 +4FeCr2 O,+10Naz CO3-8Na2 CrO+结合Mg+生成质地疏松的MgCO,使衡正向移4 NaFeO2+10CO2(2分)动,Mg(OH):膜溶解,增大了Mg与水的接触面积,(3)FeO2+2H2O-Fe(OH)3¥+OH(2分)产生气体的速率加快(3分)(4):0:C:0:(2分》Ⅲ.(4)BACDD(2分,答案合理即可)(5)Cr2O号+6C1+14H+2Cr3++3C12A+(5)3:2(2分》7H2O(2分)【解析】(1)镁的性质非常活泼,可以与溶液中的(6)0.1(2分)2.0×10-12(2分)H+反应产生氢气。【解析】(2)铬铁矿石“碱熔”时被氧气氧化为(②)图1中曲线②对应的C0,含量逐渐增大的原因Na,CrO,和NaFeO2.,Cr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2 NaHCO,.—Na,CO,+H,0十CO,;随着时为十6价、铁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十3价,根间的推移,图1中曲线②的数值低于曲线①的原因据得失电子守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7O2十为反应过程中溶液的碱性不断增强,不利于C0,的4FeCr2O,+10NazCO:-8NazCrO,+4NaFeO2+生成。10C02。C3)0D根据控制单一变量的思维可知,实验4中横18线处内容为7.5mL1mol,L1KHC0。
A.洗涤后,将洗涤液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B.在烧杯r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aCl固体C.需用托盘天称取4.68gNaC1固体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溶度偏大28.2015年巾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她发现的青蒿素化学式为CHz05,易溶于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提取粗品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屮正确的是操作Ⅱ乙醚背蒿乙醚提取液干粗品破碎操作1残渣A.操作Ⅱ的分离方法是蒸馏B.操作I的分离方法是茶取分液C.青蒿素的摩尔质量为282D.其中碳氧原子的质量比为15:5二、非选择趣,每空2分,共16分。29.如图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A(1)洗气:除去C02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放(2)检验:证明C0中混有C02,装置内应盛放(3)集气:若州排空气法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时,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填“A”或“B”,下同)(4)量气:若要测定实验室制得的少量2的体积,则应在瓶内先装满水,将2从_端通入。30.实骏室欲用NaOH固体配制1.0mol.L'的NaOH浴液240mL。(1)本实验必须用到的仪器有天、药匙、玻璃棒、胶头滴管、烧杯、(2)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出_g NaOH。(3)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使浓度偏高的是(填序号)。A所用NaOH己经潮解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D用带游码的托盘天称5.4gNOH(1g以下用游码)时误用了“左码右物”方法


月考物理试卷(6月))
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考试试卷)
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考试试卷)
考试试卷)
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考试试卷)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AB(新高考)·化学-SJB-必考-HUB]四试题](http://picture.baishilianmeng.com/weibo.png?text=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AB(新高考)·化学-SJB-必考-HUB]四试题)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DY(新高考)·化学-LKB-必考-SD]六试题](http://picture.baishilianmeng.com/weibo.png?text=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DY(新高考)·化学-LKB-必考-SD]六试题)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DY(新高考)·化学-LKB-必考-CQ]五试题](http://picture.baishilianmeng.com/weibo.png?text=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DY(新高考)·化学-LKB-必考-CQ]五试题)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DY(新高考)·化学-LKB-必考-GX]八试题](http://picture.baishilianmeng.com/weibo.png?text=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DY(新高考)·化学-LKB-必考-GX]八试题)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DY(新高考)·化学-R-必考-FJ]六试题](http://picture.baishilianmeng.com/weibo.png?text=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DY(新高考)·化学-R-必考-FJ]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