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届名师原创分科模拟(一)ZS4历史试题及答案

    【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柱状图可以看出,近代中国航运业中,列强占比此消彼长,这意味着中国本民族的航运业长期受到压制,B项正确。英国在华航运业所占比例有一定的波动,说明当时英国并不能完全控制中国的航运业,排除A项;美国在华航运业的萎缩不等于其在华经济实力的下降,两者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题干中并未列举中外航运业的整体对比情况,因此无法得出列强在中国航运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排除D项。10.下表是1978一1988年中国客运量结构分布表(单位:万人)。表格说明这一时期我国年份铁路公路水运航空197881491149229230422311988122645650473350321442A.改革开放促进了人口流动B.经济发展使交通方式更加多样化C,现代交通体系已改造升级D.航空业正成为最重要的出行方式【答案】A【解析】根据1978一1988年中国客运量结构分布表的相关统计可知,改革开放带动各种交通形式的客运量都有了较明显的增长,人口流动不断加快,A项正确。表格没有反映新的客运方式出现,仅仅从中国客运总量的增多,不能得出交通方式“更加多样化”和“改造升级”的结论,B、C两项错误;相比其他形式,航空客运总量的增量,不是最多的,D项错误。11.民国时期,山东沿海的农村塾师得到一部《百子全书》。该书的来由为:“一条由上海开往津沽的轮船,满载书籍等物,遇风暴,触礁沉没于近海”,之后该书被人从海滩上捡到。此事对一乡下学童产生“巨大的启发”。这部《百子全书》是上海扫叶山房出版的,该乡下学童“从此就成了这家出版社的邮购主顾”。这表明A.观念进步加速交通工具的更新换代B.城乡差异制约了区域间的文化交流C.图书业的发展取决于交通事业进步D.近代邮路助力文化业拓展基层市场【答案】D【解析】据题意可知,乡下学童通过邮购购买上海扫叶山房出版的图书,由此可知近代邮路的发展拓展了文化业的基层市场,故选D项。材料没有涉及交通工具的更新换代,排除A项;材料主旨并不是城乡差异的影响,排除B项;交通事业是否进步并不是图书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排除C项。12.1894年《申报》报道:“日本蕞尔岛国,矿产有限,库藏空虚,一有战事,则纸币不能流通,商贾为之远引,厘市萧条,盖藏告匮,其困乏可立而等也”,而“今日之中国已非往日可比,各省设立局厂,岁费巨款制造兵船,日异而月新。…大可与日本从事于疆场,且使战国者知中国大有人在,不敢存轻量之心,挽回大局在此一举”。该报道A.表明中国近代化成效显著B.符合社会转型的需要C.营造出了维新变法的氛围D,对日本缺乏全面认知【答案】D【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国家危机,清政府实行洋务运动。经过洋务运动实践,中国经济有所发展,国人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对日态度虚骄。说明的是当时的中国人对日本经过明治维新,经济和军事实力得以迅猛发展的情况缺乏全面认知,D项正确。近代化成效显著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该报道不符合实际情况,也不符合社会转型的需要,排除B项;材料与营造维新变法氛围无关,排除C项。·24·

  • [百校联考]2024届广东省高三年级上学期8月联考(开学考)历史试卷 答案(更新中)

    独特地位,国民政府终于确立了以西南地区为新建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并在以后的短期内,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内迁运动,将沿海工业迁至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地区。摘编自吕家毅《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经济政策的调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国民政府决定将工业内迁的原因,并分析该政策带来的影响。(10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经济区域分布的因素。(4分)【答案】(1)特点:沿海多,内地少;分布不均衡。原因:沿海最早受到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自然经济最早开始解体;沿海交通便利。(2)原因:抗战形势恶化;原先集中于沿海的工业区容易受到战争的威胁;西南地区战略地位重要。影响:为抗战提供了长期的经济支持;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改变了全国工业的布局。(3)因素:战乱;政策;交通。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脉络表阶段时段基本状况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经济理论的引入和传播,以郑观应、王韬等为代表的思想家,提出了酝酿时期1840-1894年以“商战固本”等一系列具有反传统和反外来侵略性质的重商思想。为实业振兴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这时期发生的戊戌政变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社会受到极大震动,“实业救国”思想渐为萌芽时期1895—1900年世人所注意,从而发展成为一股社会思潮1901年,清末新政的重要内容就是振兴商务,奖励实业。1903年,清政府设立专司保护和奖励兴起时期1901-1910年工商业的国家机构一商部。接着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从此中国工商实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辛亥革命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为中国实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列强不仅减少了对华的高潮时期1911-1918年商品输出,而且增加了对华商品的需求。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就在这样的空隙里急速发展起来,进入“黄金时代”上表所示为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脉络表。从表中任选一个或者几个阶段,概括其反映的历史现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实业救国论”。(要求: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阶段:1911一1918年高潮时期。历史现象:“实业救国”思潮助推民族资本主义“黄金时代”到来。评述: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方针政策,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内工商业。辛亥革命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实业救国”思想有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让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在这期间,轻工业发展显著。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加紧了对华资本输出和商品倾销,整个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实业救国”虽成难圆之梦,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为民主革命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同时也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条件。(示例只做评卷参考,不做评卷标准,学生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回答,言之有理即可)·15·

  • 2024届名师原创分科模拟(五)ZS4q地理

    11.登顶珠峰精确测量珠峰海拔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技术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通用无线分组业务【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该地理信息技术具备测量海拔的功能。遥感技术的主要功能是获取地表信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三维定位(经度、纬度、海拔),能测量珠峰海拔;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管理、分析、表达,不具备测量功能;通用分组无线业务主要功能是通信,不具备测量功能。12.选择合理登山线路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技术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通用无线分组业务【答案】C【解析】在众多的线路中选择合理的登山线路,需要对这些线路进行对比、分析,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要具备分析功能,应是地理信息系统。13在正式出征前,珠峰测量登山队对登山路线进行了数字化模拟。模拟登山路线视频是用数字地球的功能制作的,说明数字地球具有A.空间信息技术B.可视化与虚拟现实技术C.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D.信息高速公路和高速网络技术【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数字地球能制作视频,说明具有可视化功能;由材料“模拟登山路线”可知,数字地球具有虚拟现实的功能。2021年10月13日,台风“圆规”在海南省琼海市沿海登陆。如图为台风“圆规”卫星图像。据此完成14~15题。14.获取台风“圆规”卫星图像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D虚拟现实技术【答案】A【解析】获取台风“圆规”卫星图像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功能侧重分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作用是定位;虚拟现实技术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15.海南省政府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此次台风造成的洪涝灾情,需要叠加使用的图层主要有①土壤图层②水系图层③地形图层④矿产资源图层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解析】洪涝灾情主要与水文水系、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相关,与土壤和矿产关系不大。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直很重视、一直在思考。三江源头,反复叮嘱要保护好“中华水塔”;秦岭深处,强调保护“中央水塔”是“国之大者”;在甘肃,首次提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对宁夏,赋予“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重要任务…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流多分布在坦的地方。但在黄河河口以下的晋陕交界地区,近似环形的河床则深深嵌入岩层之中。如图为乾坤湾河道及局部景观。·64·

  • 2024届名师原创分科模拟 新S4(四)q地理

    (1)说明该合作区吸引大量外国企业入驻的区位条件。(6分)(2)说出“园中园”模式给我国其他境外合作区建设提供的借鉴意义。(6分)一(3)简述建设中印经贸合作区对我国的重要意义。(6分)【答案】(1)有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和港口,交通便捷;印度尼西亚推进的核心项目,政府支持力度大(政策优惠);邻近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消费需求大。(2)构建园区、企业、政府等多主体间的合作网络;建立协调机制,根植于地方的制度文化环境;合理利用当地的基础设施、产业集聚等方面的优势。(3)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增强国际经贸合作;增强对外投资力度,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印度尼西亚丰富廉价的土地、劳动力资源,降低生产成本。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长江上游,地处四川盆地,东邻湘鄂、西通青藏、南连云贵、北接陕甘,是我国西部地区发展水最高、发展潜力较大的城市化区域,是实施长江经济带和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三大经济圈之后的第四大增长极。自古以来,成渝两地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密切经济联系。但是相比其他三大经济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两城之间“穷兄弟”太多,结构“两头大、中间小”,中部“塌陷”现象明显。两座城市相隔300多千米,这一空间距离比其他三大城市群的距离要远得多,对于发展特大型城市群有不利之处,位于两地之间的中小城市所受的辐射也相当有限。地区间产业布局同质化,造成资源争夺和市场冲突。2020年10月16日,有关部门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会议要求,成渝地区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健全合作机制,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样板。如图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空间格局示意图。达万城镇密集区城镇密集区沿江城市带成都都市圈关重庆都市圈○⊙⊙o城市交通线川南城镇密集区成德绵乐城市带>都市圈>城市带(1)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主要社会经济优势。(10分)(2)简述成都、重庆合作打造双城经济圈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2分)【答案】()地处我国西部腹地,位于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汇处,有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共建“一带一路”等国家政策支持;拥有重庆、成都双核优势,经济较发达,辐射带动能力强;城市众多,人口规模大,生产成本低,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大;发展历史悠久,城市间自古以来通过水系与陆路联系紧密,社会经济联系密切;对外开放创新程度高,发展空间大。(2)处理好中心和区域的关系,着力提升重庆和成都的综合竞争力;以点带面、均衡发展,同周边市县形成一体化发展的都市圈;加快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减小两地的物流运距和通勤距离;加强跨行政管理辖区的合作,共同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合理进行产业布局和规划,避免产业结构同质化,加强分工协作,形成产业互补;抓好生态环境保护,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55·

  • 2024届名师原创分科模拟(三)ZS4q地理

    4.京张高铁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A.科学技术B.自然C.环境D.社会经济【答案】D【解析】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决定了区域交通运输布局。依据材料可知,京张高铁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交通保障设施,对于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连通西部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京张高铁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5.京张高铁对京津冀地区产生的积极影响有①加速城市化进程②促进产业升级③带动地区经济发展④城市环境迅速恶化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A【解析】京张高铁对京津冀地区产生的积极影响不可能是使城市环境迅速恶化;积极影响有加速城市化进程、促进产业升级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等。慢行交通系统是绿色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一环,慢行交通系统包括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是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市民休闲健身的重要方式。如图为某城市慢行道路景观图。据此完成6一8题。6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对“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贡献体现在A.城市绿地增加,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增强B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宜居性增强C.工业生产能耗降低,减少化石能源使用D.城市布局更加紧凑,土地利用率提高【答案】A【解析】据图可以看出,慢行道路旁植被较多,城市绿地增加,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增强;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宜居性增强不是对“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贡献;对工业生产能耗没有影响;城市布局更加紧凑、土地利用率提高不是对“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贡献。7最需要考虑与办公区域、居住小区、公交站有便捷联系的步道类型是A.通勤为主步道B健身为主步道C.观景为主步道D休闲为主步道【答案】A【解析】办公区域、居住小区、公交站属于工作、休息及中转场所,涉及上班、通勤,因此最需要考虑与办公区域、居住小区、公交站有便捷联系的步道类型是通勤为主步道。8.下列不属于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发展目的的是A.保护修复城市环境B.减轻城市环境污染C完善城市交通体系D.拓宽机动车道宽度【答案】D【解析】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发展的目的是保护修复城市环境(增加植被)、减轻城市环境污染(步行、骑自行车减少了汽车使用量)、完善城市交通体系(原来城市步道较少);拓宽机动车道是为了加速通行,这不属于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发展的目的。2021年8月6日,国内首座跨海高铁桥一福厦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主桥成功合龙。与杭州湾跨海大桥的S型走向不同,该跨海大桥的走向呈直线型。福厦高铁设计速度为国内高铁最高标准的350千米/时。如图为福厦铁路与福厦高铁泉州段线路图。据此完成9~10题。·46·

  • 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学业水平达标卷q地理

    【解析】甲地区纬度高,气温低,病虫害少,农药使用的少;气温低,水稻生长期长,品质好。8.图示地区黑土肥力下降严重,有效治理措施有①作物收割后及时翻耕土地②增施无机肥③秸秆还田④采取轮作休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B【解析】针对黑土肥力不断下降的现象,可以采取轮作休耕措施来恢复土壤肥力;通过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提高土壤肥力;通过作物留茬等保持水土。“富碳农业”指在人工密闭环境中,利用光、气、温、水、肥、种等最佳条件组合,创造高效率的光合作用环境,将二氧化碳作为气肥大量使用,生产出丰富的粮食作物。如图为“富碳农业”产业链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价格低廉、工业过剩社会健康的食物工业工厂:农业推广组织如火电厂、水泥厂等二氧化碳推广、试点食物、光伏设备ooa农产品生物质生物质清洁燃料光伏企业富碳农业工厂:物流网络营养液收集、分类、仓储高效农业增产生物质材料生物质营养液工生物质供应商9.与传统农业相比,“富碳农业”变化的区位条件有①科技投入增加②对交通运输的要求提高③受市场因素影响程度变小④受自然因素影响程度变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解析】分析材料可知,“富碳农业”指在人工密闭环境中进行的农业生产,外界自然条件很难影响,因此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在人工密闭环境中,利用光、气、温、水、肥、种等最佳条件组合,创造高效率的光合作用环境,将二氧化碳作为气肥大量使用”,说明相比传统农业,“富碳农业”科技含量更高;“富碳农业”生产的各环节工厂化操作,专业化程度高,受市场因素影响程度变大;利用物流网络销售,对交通运输的要求提高。10我国积极推广“富碳农业”的原因有①碳减排的压力大②粮食安全压力大③水资源丰富④环境质量优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解析】我国的耕地资源不足,加上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占有量更加紧张,粮食和食品安全的压力大;我国大量消耗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减排压力大;传统农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强,易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因此我国积极推广“富碳农业”。2021年9月6日,第20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在长春净月经开区的农博园开幕,以“发展智慧农业、引领产业发展、增强交易功能、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展示包括地方土特产、农特产品、手工艺品、特色服装刺绣、食药健康食品、文化艺术品等。长春是东北地区的天然地理中心、东北亚几何中心、东北亚经济走廊的中心。据此完成11~13题。11.农博会的举办有助于参展企业A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B提高农产品生产技术C.扩大国内外交易市场D.可获得更多优惠政策【答案】C【解析】农博会的举办有助于参展企业产品的宣传,让更多的消费者和商家了解产品,形成采购台,进而扩大国内外市场;不会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不会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技术;有利于产品销售,但不一定能获得更多优惠政策。·37·

  •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学业质量监测q地理

    (1)归纳上海人口的特点。(8分)(2)描述1990一2008年上海常住人口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4分)(3)分析外来人口对上海城市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8分)【答案】(1)人口总量大,外来人口多;少儿人口比重小;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约为10%,人口老龄化严重。(2)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减少:郊区(近郊和远郊)人口大幅增加。(3)缓解了上海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缓解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

  •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2022-2023学年度初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q地理

    国低等级1口中等级高等级南海诸岛3我国青藏高原的耕地A.主要分布在河流谷地B.质量属于中等级耕地C.面积广大且分布集中D.质量主要受水分限制【答案】A【解析】青藏高原气候高寒,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土壤比较肥沃,又有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因而适宜耕作,所以耕地主要分布在河流谷地;读图可知,青海省的耕地质量属于低等级耕地;青藏高原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河流谷地中,面积小且分布分散;耕地质量主要受热量限制。4.与乙相比,甲耕地质量较差的主要原因有①纬度高,光热资源不足②降水少,气候干旱③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④地形崎岖,土层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解析】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原,甲位于黄土高原;乙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甲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地带,降水较少,气候干旱,灌溉水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较低;甲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地带,夏季光热资源充足;甲位于黄土高原,土层深厚。近年来,广东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在风电场的位置选择上,放弃了沿海岸线的滩涂,而选择了距海岸线有一定距离的近海,并逐渐向深海发展。据此完成5~6题。5.与滩涂相比,广东选择近海开发海上风电A.对海岸生态影响更大B.风电场的建设空间更广阔C.减少风电开发的投资D.不利于海水养殖业的发展【答案】B【解析】滩涂地区受周边人口和城市的影响较大,开发较早且更充分,而近海空间范围更广,利于规模化开发,风电场的建设空间更加广阔;滩涂目前已被人类用作养殖、湿地保护等,海上风电开发选择近海可以减小对滩涂养殖、海岸生态环境等的影响;近海海水较深,建设时的设备成本和技术要求高,后期设备维护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到达设备区,加大了风电开发的投资。6.发展海上风电,有利于广东省A解决能源短缺问题B.减少水能资源开发C.促进区域协调发展D.提前实现“碳中和”【答案】D【解析】广东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可以有效缓解能源紧张,为本地区生产和生活提供能源,能够缓解能源短缺,但不能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广东大力发展海上风电,能够减少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提前实现“碳中和”;广东省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虽然发展了风电,但是对能源的需求仍然很大,不能减少水能资源开发;广东省风能开发不属于资源跨区域调配,主要作用是缓解广东省能源不足问题,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用不明显。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分布于深海沉积物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据测算,我国南海可燃冰的资源量为700亿吨油当量,约相当我国陆上石油、天然气资源总量的1/2。·20·

  •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2022-2023学年度初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q地理

    如图为世界某区域地质构造略图。据此完成10~11题。亚欧板块构造区中央构造区火山带构造区东部构造区,」印度洋板块86610.图中板块边界的类型及其宏观地形分别是A生长边界山脉B.消亡边界山脉C.消亡边界山谷D,生长边界山谷【答案】B【解析】图示区域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高原和山脉。11.该区域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包括①地热资源②渔业资源③石油资源④铜矿资源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D【解析】该区域地处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该区域受洋流影响小,且降水少,河流少,陆地河流带来的营养物质少,渔业资源不丰富;该地区石油资源及铜矿资源丰富。2020年12月17日至20日,北京某代表队到云南腾冲参加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大赛,以高原火山堰塞湖著称的腾冲北海湿地作为研学课程设计的主题。在比赛期间,队员们发现铺设在街道上的黑色玄武岩地砖,渗水性较好,耐用而又美观。如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④丙②乙④沉积岩12.铺设的黑色玄武岩A.为图中的甲类岩石B.为图中的乙类岩石C.形成过程为图中的②D.形成过程为图中的③【答案】B【解析】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规律,判断甲为岩浆,乙为岩浆岩,丙为变质岩,①为内力作用(岩浆侵入或喷出),②为变质作用,③为外力作用,④为重熔再生。黑色玄武岩属于岩浆岩(喷出岩),形成过程为内力作用(岩浆喷出)。13.这种玄武岩地砖对城市环境建设的意义是A.增强地表径流,使城市内涝加剧B.有效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C.使热岛效应显著增强,气温升高D.促进地表径流蒸发,降低温度【答案】B【解析】从水循环的环节看,玄武岩地砖渗水性较好,能够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减轻城市内涝,蒸发作用增强,减弱热岛效应。浙江新昌的穿岩十九峰是一种由红色砂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地貌,这里自然风光优美,是著名的取景地。图1为穿岩十九峰景观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简图,①②③④代表三大类岩石和岩浆。据此完成14~15题。·8

  •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学业质量监测q地理

    【答案】B【解析】蒸发和水汽输送环节,其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环节,其能量主要来自地球重力能。13.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下列关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及影响的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A.a增多,易出现城市内涝Bb加强,地面凹陷减少C.c增多,地下水水位下降D.d增强,周边空气湿度减小【答案】B【解析】城镇建设中,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可以增加地表水的下渗,增加城市的地下水量,减少城市地表径流。图中的a是地表径流,因下渗作用增强而减少,可缓解城市内涝;b下渗加强,地下水增多,可减少地下漏斗区的出现,地面凹陷减少;℃表示地下径流,因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流增多,地下水水位上升;“可呼吸地面”使d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会增大。洞里萨湖(图)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它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季节性水量交换,湄公河倒灌入洞里萨湖一般出现在5一10月(图2)。2020年8月,倒灌入湖的水量创下23年来同期最低水量,湖区居民用水一度陷入紧张状态。据此完成14~15题。104E老挝140年均倒灌水量/亿立方米180-150里萨湖120906000国界今河流、湖泊一水坝910月份图1图214.洞里萨湖面积最大一般出现在A.5月B.7月C.8月D.10月【答案】D【解析】湄公河倒灌入洞里萨湖一般出现在5一10月,随着大量河水注入,洞里萨湖面积不断扩大,所以10月面积可能达到最大。15.2020年8月,湄公河倒灌入洞里萨湖水量小的原因可能有①湖区用水增多②湖区降水减少③湄公河流域降水减少④湄公河上游筑坝蓄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C【解析】当湄公河水位高于洞里萨湖水位时,河水从湄公河倒灌入洞里萨湖。倒灌水量小,原因可能是湄公河水位低,或是洞里萨湖水位高。湄公河流域降水减少,可能水位低于洞里萨湖;湄公河上游国家筑坝蓄水,导致下游水位下降,也可能导致湄公河水位低于洞里萨湖。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疏勒河干流发源于祁连山脉,位于温带大陆性极千旱气候区。以9495096°97098双塔堡水库昌马堡为界,以上的河段称昌马河,水丰流急,含沙量较小;以下的河段称疏勒河,河道分散、曲折,含沙量较大。流域内沙漠广布,冬春季党河水库2河/多大风,夏季偶有暴雨;中下游河段建有多座水库,为沿线居民提供生产马水库昌马堡昌生活用水。党河原是疏勒河的最大支流,目前与疏勒河已无明显水力联系,仅在大洪水时有少量洪水汇入疏勒河下游河道。右图示意疏勒河流一河流角水库域概况。水文站·47·

  • ‹‹ 11216 ››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