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地理[24·G3DY·地理-ZTB-必考-QG]六试题

    15.答案D命题透析本题以苏州市吴江区城镇体系为情景,考查产业特点,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思路点拨由材料可知,与综合型市镇相比,专业型市镇由于产业专业性更强,所以规模更大,更加偏向于外向型,市场范围也更大。16.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以苏州市吴江区城镇体系为情景,考查城市等级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思路点拨由材料可知,专业型市镇与综合型市镇上下级城镇服务范围均有差别,服务等级都是有两级,同等级服务区域之间有排斥关系,所以有差异,专业型市镇间的关系与综合型市镇间的关系在这三方面是相同的;但是专业型市镇专业性更强,同级别共同性少,职能分工更明显。17.答案A命题透析本题以台湾岛和海南岛垂直植被带的分布状况为情景,考查陆地自然带,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思路点拨由材料可知,甲位于台湾岛海拔较高处森林带的上部,气温低,应该是高山干旱草甸;乙位于海南岛海拔较低处、热带季节性雨林的下部,由于气温高、降水少、蒸发旺盛,所以最可能是稀树草原。18.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以台湾岛和海南岛垂直植被带的分布状况为情景,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思路点拨由图可知,台湾岛物种多样性比海南岛更丰富,是由台湾岛纬度跨度大、相对高差大所致。19.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以台湾岛和海南岛垂直植被带的分布状况为情景,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思路点拨与我国北方地区相比,台湾岛的纬度较低,针叶林分布的海拔更高,风力更强,更易形成旗形树冠。20.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以我国部分城市群人口变化为情景,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思路点拨由材料可知,北京市常住人口减少较快,这主要与北京市近年来疏解非首都功能,导致部分人口迁出有关。R21.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以我国部分城市群人口变化为情景,考查人口结构,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思路点拨由材料可知,哈长城市群人口外迁造成了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这是由于外迁的人口主要是青壮年,即主要的育龄人口,这改变了人口年龄结构,最终导致人口出生率的下降。22.答案D命题透析本题以我国部分城市群人口变化为情景,考查城市群内部人口迁移,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思路点拨由材料可知,兰西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常住人口增加,但是城区人口减少,所以针对性的措施一3

  •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AB(新教材老高考)·生物-R-必考-HUB]三试题

    A.a过程的完成一定伴随着H2O和CO2的生成B.人体内a过程产生的CO2一定来自有氧呼吸C.人体细胞中完成过程c的场所主要是线粒体D.线粒体总是均匀分布在细胞质中【答案】B【解析】a是细胞呼吸,如果是无氧呼吸,则a过程的完成不伴随着H2O和CO2的生成;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只产生乳酸,所以人体内过程产生的CO2一定来自有氧呼吸;c是ATP的水解过程,细胞内所有的吸能反应都伴随着ATP的水解过程,如合成物质、主动运输、大脑思考等,发生的场所较多,而线粒中体主要进行的是b(ATP的合成);一般而言,活细胞中线粒体相对集中地分布在需能较多的部位。6.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酿酒过程中,在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中产生酒精B.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酸性物质会导致血浆pH发生明显变化C.对稻田定期排水,可避免水稻根细胞产生CO2对细胞造成毒害作用D.人体伤口处用纱布包扎,可避免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答案】A【解析】酿酒过程中,在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中产生酒精;由于血浆中存在酸碱缓冲物质,所以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酸性物质不会导致血浆H发生明显变化;对稻田定期排水,可避免水稻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细胞造成毒害作用;人体伤口处用纱布包扎可增加通气量,抑制厌氧菌的无氧呼吸,从而抑制厌氧菌的大量繁殖7鲫鱼不仅能在冬季结冰的水底生活,而且能在缺氧条件下通过无氧呼吸生活。下图表示鲫鱼的部分代谢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肌细胞神经细胞葡萄糖酒精(体外)血管乳酸A.在寒冷、缺氧环境下,鲫鱼不同组织细胞中的代谢产物有差异B鲫鱼比人类更能适应缺氧环境,这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C.鲫鱼组织细胞无氧呼吸的终产物酒精和乳酸都会被排出体外,从而减轻其对细胞的伤害D.向鲫鱼的培养液中加入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后可能会呈现灰绿色【答案】C【解析】根据图示可知,在寒冷、缺氧环境下,鲫鱼神经细胞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而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物为酒精;人体组织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积累过多会对脑组织造成伤害,而鲫鱼神经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可进入肌细胞形成丙酮酸后被继续利用,防止乳酸对神经细胞的伤害,因此鲫鱼比人类更能适应缺氧环境,这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由图可知,鲫鱼无氧呼吸的产物乳酸会进入肌细胞转化成丙酮酸,并没有以乳酸的形式排出体外;鲫鱼肌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酒精会排出体外,酒精与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可呈现灰绿色,因此向鲫鱼的培养液中加入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后可能会呈现灰绿色8.图中甲、乙、丙代表真核细胞内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①②代表有关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C.H12OsA.人体内成熟红细胞可发生图示过程B.甲、乙、丙分别代表线粒体的外膜、内膜和基质C.物质①表示丙酮酸,肝细胞中甲处产生的CO,比乙处少D.丙处产生的ATP数量最多【答案】D·27…

  •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地理[24·G3DY·地理-ZTB-必考-FJ]六试题

    上海市是长三角城市再格局的核心,划分为中心、华中心,年区及崇明县郑县4个区城,共籍15个区(不包插崇明县)。下袁为上海市各奥建筑在各圈层的占比统计(),1~3层建筑多为工厂,村镇及公共用地,4层以上多为住宅用地和商服用地。据此完成11~13题。建复层:3kmn10km1skm20km25km30km3行km0km45km0km55km60km13层45.1926.3139.6560.7367.7266.a656,520.6679.7836.5425.0027.614~6层33.3835.3633.962810281124.4034.2634.430.4230.6420.8362,967~12层11.4730.8522.828.415.236.055.457.1880624.2654.171.0113~20层4.865.433.122.453302.874.102581,739.070.08422133层4642.010.430.310.640.320.350.110.000.490.000.0034~66层0420.060.010.000.000.000.020.040.000.000.000.0067-118层0.03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1.上海市各类建筑中A.1~3层建筑分布广泛(A)B.低层建筑占比随距离增加而减少C.超高层建筑分布分散D.各圈层层数越高占比相对越少【解析】据图可知,1~3层建筑在各图层均有分布;低层建筑在某些圈层占比有随距离增加而升高的趋势;超高层建筑相对集中在市中心:55~60千米圈层1~3层占比相对较少。12.5千米圈层均建筑层数低于10千米圈层,可能是因为中心城区A地价低廉B.历史悠久(B)C.环境恶化D.经济衰落【解析】10km圈层均建筑层数高于5km圈层的原因是中心城区包含建筑层数普遍较低的旧城区。13.与市中心相比,郊区版权所有①通风效果好②人居环境差(D)A.①②③昼夜温差小④植被覆盖率高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与市中心相比,郊区为新城区,建筑物密集度低,植被覆盖率高,人居环境较好,热岛效应弱,昼夜温差较大。岷江上游河谷地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3116'一32°26'N,102°56一103°55E),属于横断山东北缘。区内新构造运动强烈,地貌为高山峡谷,岭谷相对高差为1500~3000m。受特殊地貌以及大气环流的共同作用下,焚风效应显著,干湿季分明。下图1示意岷江上游不同坡度的耕地与居民用地分布,图2示意不同海拔的耕地与居民用地分布。据此完成14~16题。1850◆-耕地女居民用地1624士糖鬓用地2.20860-1010-1515-2525-3030-40>40坡度)图1海拔Gm图2地理试题(一中版)第96页

  •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AB(新教材老高考)·生物-LKB-必考-HUB]六试题

    2022一2023学年度高三一轮复周测卷(六)生物·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考试时间40分钟,总分9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带¥题目为能力提升题,分值不计入总分。1.夏季,在大棚内种植蔬菜,人们经常在傍晚这样做:①延长2h人工照光,②熄灯后打开门和所有通风口0.5h以上,③关上门和通风口。下列对上述做法的生物学原理的分析,错误的是A①补充人工照光延长了光合作用时间,可以提高有机物的积累量B.②起到降氧、降温、降湿度的作用,有利于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C.与①时的状态相比,②③时叶肉细胞中线粒体的功能有所增强D.③能积累棚内CO2含量,抑制细胞呼吸,并有利于第二天的光合作用【答案】C【解析】①延长2h人工照光,延长了光合作用时间,可以提高有机物的积累量;②熄灯后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打开门和所有通风口0.5h以上,可以起到降氧、降温、降湿度的作用,可以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③关上门和通风口,棚内CO2浓度升高,会抑制细胞呼吸,且根据A、B选项可知,与①时的状态相比,②③时植物的呼吸作用受到抑制,叶肉细胞中线粒体的功能有所减弱;③关上门和通风口,棚内CO2浓度升高,会抑制细胞呼吸,且有利于第二天的光合作用。2.充分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对尽早实现我国的碳中和目标具有重大意义。研究发现,某些藻类细胞中的无机碳含量比胞外高500倍以上,其光合作用主要通过胞内碳酸酐酶(CA)催化分解HCO3获得CO2,而几乎不能利用CO?。关于不同pH(7.0~10.0)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下列推测错误的是·32·

  •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地理[24·G3DY·地理-ZTB-必考-HEB]八试题

    120距河道距离m100100200400600800☐K1K24020■K3KIK2K断面编号图21.孔雀河生态输水能力最强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关于K1样地地下水埋深与距离河道远近的关系及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距离河道近,地下水埋深浅河流水补给地下水B.距离河道远,地下水埋深深农业灌溉取水C.距离河道近,地下水埋深深地下水补给河流水D.距离河道远,地下水埋深浅农业灌溉补水3.K3样地河道残留河水矿化度与地下水埋深与K1样地、K2样地差异较大,最可能原因是K3样地A.蒸发较弱B.用水量少C.地势低洼D.植被稀少我国达斡尔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根据自身特点创造出了在北方寒冷气候条件下使用的特殊建筑形式。在两开间户型中,东间房为入户门和厨房,西间房为居室和日常活动区,在南、西、北面有火炕,火炕内有烟道,一侧连接厨房灶台,一侧连接室外烟囱。图3为达斡尔族民居两开间面图。据此完成4~5题。炕图34.西墙设窗是达斡尔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一大特色,西墙设窗主要是为了①室内通风换气②增加西侧采光③提高保温能力④扩大视野范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地理第2页(共8页)

  •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同步练习(2课时打包含解析)考试试卷

    YN、AH、SX、HLJ、JL2022~2023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A材料体现的是商代青铜器的主要功能是“礼器和兵器”,尤其是青铜铭文中记载“商王对器主的恩赐”内容,强化了国家政权机能,A正确;B与材料无关;C违背史实;D材料未涉及。2.C封建社会政府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是土地私有制度,农民能够生存的依据是自耕农土地私有制,故C项正确;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故A项错误;豪强地主属于土地私有制的表现,故B项错误;种植经济的出现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故D项错误。3.B依据材料可知,北魏实行均田制划分土地时,试图保证农民在粮食、蔬菜、桑麻等方面的需要,同时还注意土地肥力的保持,这有利于推动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广泛种植”在材料中无法体现;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棉花的种植;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各类土地的用途,结合所学可知,均田制未能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4.D材料表明,秦汉时,人民造反,多是农民与士(读书人)结合,容易成功。宋明时,人民造反,多是农民而已,读书人减少了,容易失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实行科举制,使读书人通过考试做官参与到政权当中来,扩大了统治基础,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和“大一统”格局,故A、C项错误;“儒学得到发展和完善”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5.B据表格信息可知,北宋以前北方的行政区分布密度超过南方,北宋以后,南方超过了北方,这是因为经济中心在宋代转移到南方,故B正确;北宋、元朝的政治中心都在北方,统治区域的变化不能说明行政区公布南方超过北方,故A说法错误;北方和南方政区分布密度不断变化的原因与地方机构的变革无关,C错误;北宋、元朝的政治中心都在北方,故D说法错误。6.B《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具有很多不同之处,但其本质不同之处在于二者主张发展的经济模式,前者主张发展小农经济、后者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故B项正确。7.B根据材料数据可以看出,上海轮船招商局向民间发行股票,而招商局的利润在增加,这意味着招商局通过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发展,B项正确;A项错在“充分保障”,排除A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招商局有衰落趋势,排除C项;D项错在“开创性”,排除D项。8.B根据材料中“1938年1月”、“本报愿将自己变成一切愿意抗日的党派、团体、个人的喉舌”、“本报愿与全国一切志切救国的抗日的战士与同道,互相勉励,手携手地共同为驱除日寇争取抗战最后胜利而奋斗”、“千方百计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圆满地完成巩固和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及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正处于全面抗战时期,《新华日报》作为爱国报刊,肩负着动员民众抗日的伟大使命,B项正确;1938年5月发表的《论持久战》系统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抗战战略总方针,时间不符合,排除A项;根据材料中“千方百计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圆满地完成巩固和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可知,《新华日报》是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舆论刊物,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1938年1月正处于抗战防御阶段,排除D项。【2023届高三②联·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YN、AH、SX、HLJ、JL】

  •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同步练习(3课时打包含解析)考试试卷

    绝密★启用前考古学上:由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的过渡。经济史上:井田制的崩溃和奴隶制关系的衰落·安徽卓越县中联盟”政治史上:从以宗法为基础的分封制到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国家2022一2023学年(上)高一年级阶段性测试(期中)图2A.商汤B.老子历史C.商鞅D.刘裕型4.西汉海昏侯墓是汉武帝之后列侯葬制的典型代表,海昏侯墓考古见证了西汉历史上第九个考生注意:皇帝、第二代昌邑王、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的传奇人生。这可用来印证西汉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A.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B.大力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C.实行了富有特色的地方制度D.后期统治日渐走向腐朽改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5.史学家胡阿祥将我国一段长达360多年的历史时期称为“乱世与异象”的时代,这一时期的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社会出现了“深层的分裂局面”“复杂的民族关系”“频繁的人口迁移”和“多元的文化面举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貌”。发生在这一“时代”的大事是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A.楚汉战争B.淝水之战符合题目要求的。C.王莽新政D.安史之乱1.图1中青铜器内底有铭文10行98字,记载了大禹治水的事迹,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最为6.据(元)《河南志》记载,大业二年(606年)四月,朝廷令土工监丞任洪则负责,在洛水北岸◇详实的关于大禹的可靠文字记录的文物。这件文物可用来说明开漕渠,漕渠开凿后,洛阳漕渠桥(通济桥)之东,“皆天下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填满河路,商旅贸易,车马填塞”,十分繁华。出现这种繁荣景象的原因是A.隋朝进行了大规模工程建设B.唐朝政府重视发展海外商贸C.宋朝商品经济高度繁荣发展D.元朝朝廷重新开通了大运河缨7.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李世民病逝于翠微宫含风殿,太子继位,是为高宗。松赞干布献金银珠宝十五种祭昭陵,唐高宗授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册封西海郡王。这说明当时甘四城的A.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B.唐高宗满足了吐蕃和亲请求图1遂公缰(距今约2900年前铸造)》C.唐朝稳固了对西藏的统治D.唐蕃间的友好关系稳步发展A.尧舜禹禅让的存在B.夏朝灿烂的青铜文明8.唐朝时,寒门有望一朝成为“白衣公卿”与“一品白衫”,参加庆祝宴会曲江宴,使长安城万C.商朝实行内外服制D.西周文字的成熟精美人空巷,成为高官权贵挑选的东床快婿。这些场景的出现主要在于2.有学者指出,秦始皇相信“五行终始说”,周王朝主火,崇红色;秦始皇信奉水克火,崇水、崇A.选官制度发展B.国家的行政体系日臻完备黑,所以,秦始皇穿黑袍才符合基本史实。这种说法源自于C.思想文化繁荣D.高门士族的势力严重削弱eA.春秋思想家的理论B.战国思想家的学说9.唐代是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辉煌时期,道教成为全民性的宗教,皇帝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C.封建主流意识形态D.朝廷三教并行政策帝”,下诏在京城和地方各州建立玄元皇帝庙。唐朝统治者旨在3.史学家李学勤从图2所列的诸多方面勾画出了一个历史“大变革时代”。生活在这一“时A.改变传统尊崇儒术做法B.借助宗教服务政治需求代”的名人是C.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D.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

  • 2022-2023山东省威海市临港经开区七年级(五四学制)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含解析)考试试卷

    25.为了应对福利制度危机,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兴起了福利多元主义,要求社会福利应(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近代赋税制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12分)由多方承担,公共部门、家庭、非营利组织、社区等共同参与进行福利提供,政府不再是唯一的提供者。西方国家福利多元化的原因是A.政府在社会保障体系中起主导B.试图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C.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D.社会保障制度促进了社会稳定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中国古代赋税制度以土地制度为基础,随土地制度的变化而变化。西汉实行编户制度,作为征收赋税、征发徭役的依据,农民从此向封建国家承担田租、算赋和口赋、徭役、兵役,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隋朝及唐朝前期的租庸调制则是封建社会前期税收制度的集成和创新。唐中期以后采用了“两税法”,以财产和土地为征收的准则,统一了税收制度。宋朝时期,王安石构建的“方田均税法”,反映了公税负的思想。明中期直至清初实行“一条鞭法”,把过去的所有征收项目合并起来征收,化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繁为简,从实物税向货币税转变。到清雍正年间,实行地丁合一政策。材料一“官有正条,民有私约”,清代官府以告示传达国家政令,而基层社会或者主动向一金玉佳《中国封建社会的赋税制度》官府申请颁发告示,授权维护特定人群、宗族、村庄的基本利益,或者根据国家政令、律例材料二鸦片战争后,田赋仍是清政府的主要来源,田赋在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步下精神,自行制定各种规约、禁令,官府意志与民众利益在无形中达成一致。基层民众除利降。关税、盐税等工商业税在国家赋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海关受帝国主义控用官方告示维护地方秩序之外,还根据特定需要,制定宗族或村庄等组织的规约、禁令,这制,关税的增加是以牺牲关税主权为代价的。北洋政府时期,赋税制度仍然雏持着“田赋、些规约、禁令涉及地方社会生产、治安、教化等诸多领域,并与官府告示相呼应,成为协助关税、盐税、厘金”的赋税结构,由于军阀割据对经济的阻碍,逐步明确划分了中央税和地官府实施地方治理的重要因素。方税。国民政府建立以后,整顿了关税和盐税,废除了当时的厘金,形成了中央以关税、盐一据王洪兵《清代告示与乡村社会秩序的建构》整理税、统税为主,地方以田赋、营业税为主的赋税结构,对城市工商业课征的间接税超过历史材料二在近代早期的英国,食物不足乃至饥荒频繁发生,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存安全和社上的田赋,逐渐上升为主要的税收。抗战期间,中国领土的逐步沦陷使中央的各项税收锐会秩序的稳定。在中央政府举措之外,身为社会精英和地方统治者的乡绅阶层,积极探索减,国民政府实行了战时财政体制。三年内战期间,国民党南京政府加重对人民的榨取救荒知识,依托印刷术的发展和统治者的支持,通过书面和口头传播等方式,对当时和之苛捐杂税不断加剧,将中国的经济带到一个濒临崩溃的境地。后的英国社会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地方乡绅还开展济贫实践、解决司法纷争、推动地一赵永文《中国近代赋税制度变迁研究》方教育发展、改良农业技术等。近代早期英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干预,(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8分)但各种法规的执行,如确立学徒制、调控工资、实施济贫法等,都需要依靠地方治安法官的配合。而且地方乡绅通过请愿、汇报、在议会中提案等方式,能够影响到一些政策的制定和更改。可以说,近代早期英国乡绅在整个国家治理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冯雅琼《近代早期英国救荒知识的产生及传播—以乡绅为主体的考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乡村治理的特点,并分析其背景。(10分)高二历史第5页(共8页)高二历史第6页(共8页)

  • (教研室提供)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2022-2023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考试试卷

    示下表所示为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部分道的户数和人口数占全国总数的百分比。据此可知,当时地区京畿河河南河关户数东江南江南北淮剑内岭东西(%)6.10南南17.82南7.0316.57人口3.0312.276.744.3510.44(%)6.194.3419.287.3120.092.95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12.997.234.478.052.28C.北方政治局势动荡B.北方经济仍占优势6.留存至今的宋代以前的手工业著作主要有《考工记X墨经X炼丹书》。宋金时期,相关著作陡D.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然增多,有《武经总要X营造法式X梦溪笔谈)(糖霜谱》及多种酒书和20多种茶书等。对这现象出现的原因分析合理的是,宋代A.传统应用科技发展至顶峰C.士大夫著书立说成为潮流B.文献传承的手段趋于丰富乙明英宗九岁登极,凡事启太后。太后为避嫌,令内阁议行,内图票拟由此开始。皇帝可选择修D.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提升改票拟的意见,或改票,或留中等。内阁票拟的推行反映了心A.中央快策机制变动B.君主权力开始旁落C.外戚专权受到限制D.中枢行政随意性强8,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帝宣布以后每年的丁银都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全国人丁总数为标准进行征收,此后增加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即位后,进一步将这笔数额固定的丁银完全分摊到田赋当中,不另征收丁赋。这些举措一A,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快速成长B消除了农业中的人身依附关系C.推动了清朝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D.减少了国家对百姓的赋税征收9.鸦片战争之前,林则徐在处置鸦片商贩时,一方面积极查询华特尔编著的《国际公约》;另一方面又依照中国的官僚惯执法,将所有英国人视为一个集团,要求英商对鸦片贸易集体负责,而不论对个人公与否。据此可知,当时A.地方官僚政治十分腐败B.宗藩体制开始受到威胁和破坏C.国人缺乏对世界的了解D.官员的近代法律意识呕须提高10.下表所示为1844~1863年广州和上海到埠的外国船只数及吨数情况。据表可知、当时船只数吨数年份广州上海广州上海1844306441420998584184933113314235752547185543715719118638673400300500964309A.中国对外贸易逆差扩大B.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加深C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D.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高三历史第2页(共6页)◆】

  •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AB(新教材老高考)·生物-SJB-必考-HUB]六试题

    (2)恶性肿瘤的发生通常是在的作用下,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发生所致。原癌基因的过度表达和抑癌基因的表达量减少是导致细胞癌变的重要原因。患者治疗前后的某些基因表达量情况如下表所示。组别时间p53SOCS-1FHITPTEN治疗前102.27±14.8399.32±10.5498.19±10.54100.63±11.84对照组治疗后130.18±15.76124.27±14.58120.63±14.79136.35±14.82治疗前99.26±10.85101.32±12.7996.48±10.3599.57±10.68实验组治疗后179.53±20.16165.19±18.75175.48±20.17193.26±23.17对基因表达量进行检测,需提取肿瘤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转录产生的RNA并测定含量,不同的mRNA化学组成(填“相同”或“不同”),碱基序列(填“相同”或“不同”)。上表中的53、SOCS-1、FHIT、PTEN基因属于(填“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理由是(3)顺铂用作化疗药物,是因为其可干扰DNA的正常复制,从而针对恶性肿瘤细胞这一特点进行抑制。【答案】(20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年龄、体重均值相近单纯放疗(2)致癌因子(基因)突变相同不同抑癌基因肿瘤细胞的形成与原癌基因过度表达和抑癌基因的表达量减少有关,表中数据显示这四个基因在治疗后表达量均高于治疗前,因此为抑癌基因(4分)(3)可无限增殖【解析】()在对宫颈癌患者进行分组时,需注意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年龄、体重均值应相近,以保证无其他无关变量干扰实验结果,宫颈癌患者均为女性,因此性别不必作答。实验目的为比较以顺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两种方案的治疗效果,因此实验组的治疗方案为以顺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为单纯放疗。(2)恶性肿瘤的发生通常是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所致。对基因表达量进行检测,需提取肿瘤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转录产生的mRNA并测定含量,不同的mRNA化学组成相同,碱基序列不同。表中的53、SOCS-1、FHIT、PTEN基因均属于抑癌基因,因题目中介绍肿瘤细胞的形成与原癌基因过度表达和抑癌基因的表达量减少有关,表中数据显示这四个基因在治疗后表达量均高于治疗前,可知这四个基因为抑癌基因。(3)顺铂用作化疗药物,是因为其可干扰DNA的正常复制,从而针对恶性肿瘤细胞可无限增殖这一特点进行抑制。16.(14分)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MAP)引起的,以顽固性肠炎和进行性消瘦为特征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会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回答下列问题:(1)吞噬细胞是MAP感染早期的主要宿主细胞,MAP进入吞噬细胞后会在(填结构)中被消化分解。(2)吞噬细胞的调亡对于机体限制MAP的繁殖十分重要。研究人员研究了MAP菌株与小鼠吞噬细胞调亡的关系(结果如图)。据图可知MAP可以诱导吞噬细胞凋亡,判断的依据是2.01对照组□MAP处理组1.010.5031224时间/h(3)当机体受到外界刺激时,不能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在内质网中积累,称为内质网应激。研究发现MAP能引起小鼠吞噬细胞内质网应激,由此有人作出推测:MAP可能是通过引起小鼠吞噬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来诱导吞噬细胞凋亡的。为验证此推测,研究人员设计了以下实验。·51.

  • ‹‹ 11201 ››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