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据《中国风物志》记载“襄阳大头菜入口脆嫩味美、生津开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铁、钙、磷、氮等多种营养物质。”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铁、钙、磷、氮等组成细胞的元素在细胞中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B.纤维素属于多糖,其基本单位是葡萄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属于还原糖C.蛋白质可能含有C、H、O、N、Fe、S等多种元素,均属于大量元素D.大头菜的细胞中核酸彻底水解有磷酸、脱氧核糖、A、T、C、G这6种产物5.肌红蛋白是哺乳动物肌肉中储氧的蛋白质。血红蛋白与肌红蛋白中氨基酸的数目、种类和排列顺序不同,其中肌红蛋白是由一条肽链盘绕一个血红素辅基形成,血红素辅基和肽链间不发生脱水缩合,图甲为血红素辅基结构。肌红蛋白的肽链由153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含有5个丙氨酸(分子式为C3H,0,N),分别位于第26、71、72、99、153位(见图乙)。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COOHCOOHCH2CH,CH,CH,C、c一CHHC-CH,N2石7另95号c00HHCFeCHN一CH,CC一CHǚC-CH.C-CH图乙图甲A.血红蛋白与肌红蛋白的主要功能相似,可能是两者的空间结构相似B.一个肌红蛋白中含有152个肽键,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羧基C.某种肽酶专门水解丙氨酸羧基端的肽键,则该肽酶完全作用于图乙的肽链后产物有6种D.高温加热肌红蛋白,其储氧能力可能下降,加入双缩脲试剂会出现紫色6.下图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概念图,A一G为结构名称,F、G、B的生物膜可发生转化,转化关系如图所示。相关描述正确的是()细胞的生物膜系统A.不具有A结构的生物也有生物膜系统BB.结构F、G、B依次是高尔基体、内质网、细(双层膜)具膜细胞器(单层膜)胞膜C.若动物细胞内结构D出现异常后可被E分CDEF---》G---」(产生0,)(吸收02)解,则结构E应为溶酶体D.结构F参与合成的有胰蛋白酶、抗体、白细胞介素、性激素、DNA等7.下列有关细胞核及其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膜具有两层磷脂分子层,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B.伞藻嫁接实验说明伞藻伞帽的性状是由细胞核决定的C.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D.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六校联考高三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第2页(共8页)
O树>5细胞外签兰-②—④③细胞内-⑤中间区段转运到细胞膜图1图2
图9时间距地面5c扭距地面50cm距地面100cm12:0030'℃30℃30'℃12:3037℃36.5℃36℃(1)从实验可知,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对应图中(填序号)。(2分)(2)脐橙园上方的天空蔚蓝,这与大气对阳光的一作用有关,其属于辐射(短波/长波)。(2分)(3)深秋时节,农民在果园里每隔50米左右点燃个火堆,利用谷壳、木屑、杂草、秸杆等材料熏烟,烟雾上升到一定高度(100米左右)就会散开,形成一个“烟雾层”,遮住果园,以达到防御冻害的作用。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图,解释其蕴含的地理原理。(6分)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牛轭湖是河流在发育过程中,由于流水役蚀使河道112°398不断弯曲,最后自然战弯取直,原来弯曲的河道废弃形天鹅洲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洽似牛轭而得名。图10中天鹅洲古河道为长江干流荆江河道的牛轭湖。(1)牛轭湖所处的地形一般是,形成该地形的主要外力作用是。(2分)2945N(2)天鹅洲古河道甲岸曾是河流岸(凹/凸岸),20因不断接受(侵蚀/堆积)向北增长。(2分)朗北省(3)有人说在内蒙古大草原上也有牛轭湖的分布,试辨别真伪并说明理由。(6分)图10赣州市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第5页(共6页)
气压值Pa↑,1000990÷980970纬度经度960202224°26°28°30、1223120m:124°126°12828日20时2日8月时与◇时2时10.8月1日8时至8月4日20时,台风“黑格比”总体的移动方向是A.东南→西北B.西北→东南C.西南→东北D.东北→西南11.推测图中台风出现最大风速的时间是A.8月1日8时B.8月1日20时C.8月2日8时D.8月3日20时12.对此次台风路径影响较大的气压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每年10~11月,侵袭美国东北部的温带气旋势力较强,因处在秋季的中段,当地人称之为中秋风暴。研究表明,中秋风暴比冬季的风暴对美国东北部森林的破坏更大,常造成树木连根拔起。据此完成13~15题。13.中秋风暴经过时A.气温上升B.气压降低C.气流下沉D.湿度降低14.中秋风暴均势力较强,主要是因为①与夏季相比,秋季南北温差增大②与夏季相比,秋季气旋中心气压更低③与冬季相比,秋季暖湿气流充足④与冬季相比,秋季太阳辐射增温显著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5,相同气压形势下,中秋风暴比冬季的风暴对美国东北部森林的破坏更大,主要是因为秋季A风暴降温显著B.风暴移动更快C,树木尚未完全落叶D.树木生长更快下列左图示意北印度洋局部季风,右图示意世界局部1月季风气候分布。据此完成16~17题。图例印度洋→风向16左图所示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盛行风与AP地区冬季风性质相同B.Q地区夏季风性质相同C,P地区夏季风风向相反D.Q地区冬季风风向相反【高二地理第3页(共6页)】.23-140B·
天并在我国传统民居中比较常见,某地区天井布局呈长方形,南北跨度窄,东西跨度宽。图6为该地区某民居天井景观,图7为该民居冬至日正午日照示意图。据此完成18一19小题。甲北屋顶8米天井顶4米房间房间8米厅堂厅堂地面盆景浅20米图6图718.通过分析图7所示日照状况,可以判断图示民居可能位于A.广东岭南地区B.皖南徽州地区C.陕西中原地区D.四川巴蜀地区该地区民居中天井设计成南北窄东西宽的目的是A.利于室内通风透气B.体现尊卑有序思想C.利于充分利用雨水D.增加东西厢房采光鄱阳湖湖口水龄(水龄指湖水从入湖流到出湖的时间)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而发生变化。2003年三峡工程蓄水,对其下游河床的冲淤产生影响,下表为2003年前后都阳湖湖口多年各月水龄均值(单位:天)。据此完成20~22小题。月份1234689101112均1956-200212.912.111.611.312.915.722.736.539.239.525.513.921.212003-201610.311.29.68.910.513.522.631.527.125.814.110.616.3620.鄱阳湖湖口水龄夏季较大,主要是因为此时A.鄱阳湖流域降水多B.长江干流水位高C.鄱阳湖面蒸发旺盛成长江干流流速快大A21.2003年后鄱阳湖湖口各月水龄均变小,反映了三峡工程A.拦沙作用明显B.防洪效果明显C.抗旱效果明显入改善水质明显22.三峡工程对鄱阳湖湖口水龄影响最大的季节及原因是A.春季三峡放水B.夏季三峡泄洪C.秋季三峡蓄水D.冬季三峡发电
113°43'30大道。随后政府提113“43'50%113°44'10°12.湖南的观众收看本次网A.5月31日5:003~5题。C.6月1日5:00行大型体育赛事近30年来,内蒙古吗值湖泊萎缩的主要影响因子间同面积湖泊的影响程度。丑③④丹霞梧桐100等高线/米改企协同、分级开8.秋分日晴空万里,某考察队员车甲地看到了清晨第一缕阳光,此时北京时因子类型间及看到太阳的方位是①少定足46:00正东方向B晚于6:28正东方向降水量66:28东南方向D晚于6:28东南方向气温9.山麓丹霞梧桐种子众多但植株分布远少于崖壁,其最可能原因是山麓潜在蒸发量森林保护A鸟类啄食较多B.土壤侵蚀严重放牧强度仁.种间竞争激烈D.光照时间不足地下原煤开采黑龙10.结合丹霞梧桐的主要分布可推测其性用*阔有效灌溉面积有林①耐早②喜阴③耐寒④耐贫瘠A①③B.①④K②③D.②④13.地下原煤开采对湖泊的国外某电视台举办荒野求生挑战赛,十6050要原因是名挑战者被散放在北极埃尔斯米尔岛上(右北冰岩①植被涵养水源减弱图)。挑战者可携带简单装备,不能带食物。电视台使用无人机对挑战者A的求生活动④湖底泥沙淤积增加进行网络直播,计划从当地时间5月31日82°NA.①②B.②③16:00开始。埃尔斯米尔岛采用西五区区埃尔斯米尔岛14.降水量对大面积湖泊的写时,3月初一11月初实行夏令时(将时间调陵A补给方式少快一小时)。据此完成11~12题。80⑧11.下列关于该挑战者的求生活动,做法合C.集水面积大理的是12050100k如挑战者心肯尼亚“尚奥保护区”处木,每年夏A搭建帐篷开口朝向东北160tl2oo件下的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野生植物。&可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C.采集遍地的新鲜苔藓生火逊40门取水而凿,并逐渐形成了示意调查D记录杆影长度,确定方位饮水地,也成为动物摄影爱好地理试题第3页(共10页)意肯尼亚西南部地区。据此地理
高一同步周测卷/历史7.依下表数据,可推知当时英国1700一1831年英国工商业年增长率(%,每年)(十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年份工业商业(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1700-17600.710.69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1760-17801.510.71题意)1780-18012.111.321.18世纪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圈地运动发展到了议会圈地时期。据资料统计从1700年到1801-18313.012.131800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总人口增加了81%,而这个时期的农业人口却只增加了8.5%。据A.工业化已经完成B.商业化停滞不前数估计在1750年到1800年之间英国粮食的耕地单位面积产量增长了三分之一。由此可推知C.社会福利大幅改善D.社会结构剧烈变化0n圈地运动8.学者高德步针对近代以来的国际经济格局评价道:“一种和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A.降低了英国农村人口出生率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OB.客观上推动了工业革命进行工业的生产地区。”材料意在论证的主题是如C.是英国政府发起的经济改革A.工业革命加重国际分工的非合理性B.新航路开辟后国际经济格局变革D.是农业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C.工农业的分工优化了国际经济格局D.国际格局中差异化趋势日趋明显酃2.受14世纪的瘟疫、饥荒影响,英国的人口在中世纪后期跌至了低谷。在直到18世纪中叶的9.英国诺丁汉郡的织袜工使用手工编织机,一只一只织袜来卖,质好价高。到19世纪初,有些30多年时间里,英国人口经历了长时间的缓慢增长,劳动力数量并不充裕,英国工人的工资商人开始大量买进材料,用机器批量生产,价低畅销,导致织袜工工资降低或失业,部分工人相较欧洲大陆国家更高。这主要表明,英国自发地捣毁机器,被称为“卢德运动”。“卢德运动”说明A.进行政治改革成为时代必然要求A.机器生产已经得到推广B,早期工人不理解资本剥削的本质B.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成为必然C.无产阶级革命条件成熟D.机器生产是造成工人贫困的根源C.急需通过殖民扩张扩大海外市场10.有思想家认为,要实现社会主义,不必推翻资本主义制度,首先要通过向穷人和富人作未来蟹OD.研发先进的生产工具已势在必行社会的广泛宜传,然后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搞一点一滴的试验,建立起一个一个的社会主义据3.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纺纱工克隆普顿发明了“骡机”,点,然后以点到面,逐步推广,就可以取得全面胜利。这一理论郝工厂主科特和工头彼得·奥尼恩斯发明了生产熟铁的搅拌法。据此可知A.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B.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础A.工业革命的发生局限于纺织行业B.工业革命与生产实践密不可分C.体现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D.体现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幻想C.大机器生产促进了工业革命发生D.工业革命发明创造只属于英国11.马克思指出,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4.1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他们拒绝一切政治行动,特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别是一切革命行动”。马克思意在强调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位伟人的最大贡献是A.贫富分化使社会矛盾尖锐B.资产阶级的统治日益腐朽A.研制成发电机B.发明了内燃机C.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紧迫性D.重视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C.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D.改良了蒸汽机12.“如同之前的浪漫主义一样,他们都在寻求一种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状态,克服工业化资本5.1910年,英国对美国的赤字是5000万英镑,对欧洲的赤字是4500多万英镑;英国对中国的贸主义带来的社会冷漠和情感疏离。有所不同的是,这种美好的理想最终成了科学理论…易盈余达到1300万英镑,对印度的贸易盈余高达6000万英镑。由此可知这一理论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它A.资本全球扩张日益加剧B.英国缺乏运用新技术的动力A.和浪漫主义一样寻求公正和谐B.克服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弊端C.英国丧失世界霸主地位D.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衡地C.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D.是一种人人向往的美好理想6.19世纪初,德国大学逐渐由单纯教学型向学术研究型转变,纷纷开设自然科学课程,科学家13.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积极促在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电磁科学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一状况进工人阶级的国际联合。下列实践了这一主张的是A.催生了工业化时代的到来B.促进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A.英国宪章运动B.第一国际C.形成了知识经济增长模式D.开启了经济持续繁荣的时代C.俄国二月革命D.巴黎公社历史(部编版)第1页(共4页)衡水金卷·先享题·高一同步周测卷十七历史(部编版)第2页(共4页)新教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当时南北文化(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民族交流和文化融合的主要因素。并结合所交融的具体表现。(10分)学知识概括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影响。(10分)专计有月通袋花计电裤)育陆拌材林饮个(:历史(部编版)第5页(共8页)衡水金卷·先享题·高一同步周测卷三历史(部编版)第6页(共8页)新教材
、一水利灌溉工程遍及南方地区B.水利技术领先于世界C.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即将建立D.对南部边疆管控加强据表1可知,从汉高祖到汉武帝时期表1汉高祖“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伐,一黄金一斤,约法省禁”汉惠帝禁止民间私自铸币汉文帝恢复了民间私铸钱币汉景帝禁止民同胬钱汉武帝专令上林三官统管铸钱,严禁各邵国私自铸钱A.地方割据势力日益强大B.造币权最终被收回中央、C.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D.国家币制政策效果显著.北魏孝文帝亲政后,带头模仿汉民族的礼仪,作明堂、建太庙,正祀典、迎春于东郊、亲耕籍田祭祀舜、禹、周公孔子,养国老、庶老,允许群臣守三年之丧等。这些举措旨在A提倡生活俗的完全汉化B.大力传承汉民族文化C.促进南北方各民族的交融JD.推进鲜卑政权封建化,隋朝时地下储根技术发展到一个高峰。根据史书记载,隋朝官仓储存的根食到唐朝贞观年间还没吃完,并且依然可以食用。这最能说明隋朝A.社会经济的发展B.统治阶级穷奢极欲C.百姓生活的富足D.国家长期统一稳定8.后周世宗柴荣在诏令文武官员举荐人才的同时,要求被举荐者必须“强明清慎,公勤恪”被举者受任之日,举主必须署名。倘若被举者任官后贪污不公,或怯檑软弱,不但本人要受到惩处,举主也要的情受坐。这一举措A加快了社会阶层有序流动B.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C利于保证选官的公公正D.提升了官员文化水贞观十六年(641年),刑部奏请对反叛者实行兄弟连坐。该奏章传给门下省后,给事中崔仁9.师批驳道:“诛其父子.足警其心。此而不恤,何忧兄弟?”这表明唐代A三省官员位高权重B门下省可审核奏章C.三省之间分权制衡D.中书省可监察百官【高一历史第2页(共6页)】002A.GS三
2022.1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2.A3.D4.D5.B6.B7.D8.C9.B10.C11.D12.C13.C14.A15.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5分,共55分。16.(14分)第一个尺度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同于秦汉与隋唐时期,国家分裂动荡,政权更替频繁门阀士族操纵政权,皇权低落北民南迁,促进民族交融,南方得到开发文化多元,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6分)第二个尺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局部或短期的统一;该时期的制度创新为隋唐制度奠定基础;南方得到开发,民族交融趋势不断加强:长期战乱动荡,人民渴望统一。(6分)总之,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其异于秦汉隋唐的特殊性,又在曲折发展中孕育了走向统一的新因素,使历史回到正轨并上升发展。(2分)17.(14分)主题:爱国救亡,奋发图强(如《祖国歌》、《黄河》):歌颂革命,塑造共和国民,(如《共和国民》);妇女解放,男女等(如《勉女权》);倡导忠君,维护封建秩序(如《学堂歌》、《忠君》)。(6分)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在改良及革命思潮影响下,学西方教育体制的潮流兴起。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后新式学堂纷纷建立。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制。一些知识分子注重音乐教育的启蒙作用,通过编写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的学堂乐歌来宣扬爱国救亡、奋发图强、男女等、民主共和等新思想。对于启发民智,振奋民族精神,挽救民族危亡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而守旧势力力图维护封建统治,终因违背历史潮流而走向消亡。(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