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调研系列•吉林省2025-2026学年七年上期中测试①[省命题]语文答案

1

名校调研系列•吉林省2025-2026学年七年上期中测试①[省命题]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百师联盟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素、病毒、细菌等结合生成很稳定的化合物,用紫外光照射时,这些化合物就会发出光来。发光的强度与化合物含量有关,我们可通过测量光的强度来间接得到生物物质的含量。这种荧光免疫分析方法方便且不污染环境,很受科学家们欢迎。其实,稀土元素就像一个神秘的宝藏,还有许多的特性和潜在应用等待我们挖掘。(摘编自龙菲《我们身边的稀土》)材料二:稀土作为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在现代工业、农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国防工业中广泛应用。中国稀土资源品种齐全,蕴藏丰富,具有资源分布广、成矿条件好、有价元素含量高、综合利用价值大等突出特点。可以说,在中国金属矿产资源中最具优势的当属稀土。中国稀土资源开发利用可上溯至20世纪50年代,现今已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稀土产业体系,稀土产品产量、应用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在国际稀土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中国稀土资源产量、应用量和出口量世界第一的背后,却是稀土资源锐减、资源开采导致的生态环境损害严重、集中于产业链低端环节、稀土产品出口价格低且长期受制于国外市场等一系列严峻现实。2023年,中国稀土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比重不足40%,但稀土产量却占全球总产量的近90%,且大部分稀土出口属于资源性输出。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稀土资源保护和稀土产业发展。在国家严控“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等一系列政策作用下,中国稀土出口规模下降,部分稀土产品的贸易条件有所改善,形成了“关税+配额”的出口管理模式。随着稀土出口不断收紧,中国“控制”稀土出口的做法在国际上引发了诸多争议,中国稀土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的调整也招致美国、欧盟、日本等多个稀土应用大国的指责。一时间,“中国政府限制稀土出口导致国际市场价格升高”“稀土成为中国的外交工具”等言论甚嚣尘上,由此造成贸易摩擦频发。应该看到,在发达国家指责中国利用稀土逼制他国的舆论背后,实际上暗藏的是对于稀土这一特殊战略性资源的激烈争夺。一是中国稀土出口配额不断调低,出口管理更为严格,引起发达国家对未来稀土供给的普遍担忧。二是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发达国家相继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试图“重振制造业”,以恢复实体经济活力。这些国家重振制造业的重点都放在了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这些产业恰恰是稀土的重要应用领域,发达国家担心中国控制稀土出口会抑制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而影响本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发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就现有技术水而言,中国稀土资源开采、冶炼、分离技术相对较先进,而在高端应用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从产品结构来看,现阶段中国稀土产品生产和出口以资源性产品为主,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较少:从市场结构和产业组织来看,稀土开采加工企业普遍“散、小、乱”,设备工艺落后。尽管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政策作用下稀土产业整合已初见成效,但受利益驱动,国内稀土企业盲目开采、恶性竞争局面并未从根本上扭转,迄今尚未形成有效维护、提升稀有矿产资源优势的长远战略和总体规划。作为重要工业原料,一方面,随着国际竞争格局变化,稀土对世界各国产业升级和国防工业发展的战略意义进一步凸显:另一方面,稀土又被称为“工业维生素”,具有产品品种多、用量少、产业规模小、价格波动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稀土产业发展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摘编自杨丹辉《中国稀土产业发展与政策研究》)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稀土元素名称的本意是稀少的元素,实际上地壳中的稀土元素含量并不少,只不过它的分布很不均匀。B.稀土在当代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拥有世界上约80%的稀土元素,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性资源。高二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