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调研系列卷·吉林省2025-2026学年八年上第一次月考试卷Y语文答案

1

名校调研系列卷·吉林省2025-2026学年八年上第一次月考试卷Y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百师联盟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与这种评奖是必要的,作为数字传媒时代最具大众趣味的网络文学落选于这样的奖项也属正常。需要关注的也许是网络文学参评茅盾文学奖背后的意义,即对于优化当今文学生态的意义和对网络文学本身发展的意义。茅盾文学奖对网络文学开大门,意味着传统文学对网络新媒体文学的身份认可,有助于改变两者彼此观望、不相往来的格局,实现两种文学相互交流、切磋砥砺、融合互补,促进网络写手学传统文学,也引导传统作家和评论家走近网络文学,从而改善和优化媒介融合语境中的文学生态,让两种文学在有些低迷的文学市场上“抱团取暖”,共创繁荣。当代文学经历的“网络洗礼”,既能使陷入瓶颈的传统文学获得重现辉煌的机遇和力量,亦能使泥沙俱下的网络文学提升审美与文化素质。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通过茅盾文学奖这个比对台,让传统文学意识到,文学有关人的心灵从来可以由不同的道口进入,网络霸权不好,媒介歧视也不对,应该对网络写作投以理性的目光,给予必要的关注和激励。对于网络文学而言,也可以在这个机会均等的评审中检视水,看出差距,意识到作品未能入围,不在于它是否出自网络或有网络的特征,而在于少了一些文学的品质。这样,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就可以从昔日的观望、对视走上了解、交流、融通和互渗互补之路。这对于整个中国文坛来说,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统计表明,我国网民总数已超过4.85亿,网络文学的写手人数、原创作品存量、在线阅读人群和文学网站的访问量屡创新高。同时也不能不看到,今天的网络文学虽然在“量”上已经占据文坛的大半壁江山,但在“质”上还无法与传统文学抗衡。网络文学要成为人类文学史上一个有价值承载的历史节点,在赢得受众的同时赢得尊重,进而从点击率、注意力走向影响力和文学创新力,还需要消除自身的一些局限。(摘编自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离茅盾文学奖有多远?》)材料二:中国网络文学是源于中国传统通俗文学、承接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发展而来的通俗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一种文类,传统通俗文学已形成自己的美学范式。网络文学承接传统通俗文学的美学范式进行创作,具有通俗化、类型化、故事叙事等特征。由于具有后发优势,传统通俗小说中的“典型情节”常被网络小说化用。作为一种文学类型,从叙事类型和叙事模式上分析中国网络文学对现当代通俗文学的传承应更有说服力。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延续着传统通俗文学而来的现当代通俗文学,形成了新的类型和叙事模式。社会小说、武侠小说、侦探小说、历史小说、言情小说和科幻小说是现当代通俗文学的六大类型。网络文学承接这六大类型继续向前发展。例如,网络玄幻小说可看作现当代武侠小说和神魔小说的结合体。网络文学继承了张恨水、琼瑶式的言情浪漫,然而,这种浪漫情愫已不是道德评判标准或人生终极理想,而只作为一种青春的线索存在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和人生目标的追求中。历史环境、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也是网络历史小2025届四会市高三毕业班综合模拟测试(一)语文试题第2页(共9页)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