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博教育•河北省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学业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C版)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百师联盟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07:56情仲子文。C.小说将“他"坚持用事实讲话与顾万亭只懂得道听途说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顾万亭之流的讽刺之意。D.小说以梦境中的乱石向“他"围拢作结,既照应了题目,也表明“他”与"山石”的紧密联系,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高一7月质量检测·语文第5页(共8页)】FJ8.如何理解文章画横线句中“摆脱了它又珍藏了它"?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4分)答:9.文本二指出,对历史名人的虚构性写作,“无异乎‘戴着跳舞”,既要遵循史实,又要展现艺术想象力”。请谈谈文本一中对徐霞客的描写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6分)答:(三)阅读Ⅲ(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昔南元善刻《传录》于越,凡二册。下册摘录先师手书,凡八篇。其《答徐成之》二书,先师自谓“天下是朱非陆,论定既久,一旦反之为难”,二书姑为调停两可之说,使人自思得之。故元善录为下册之首者,意亦以是!知行之本体,莫详于《答人论学》答周道通书》《与陆清伯》《与欧阳崇一》四书。而谓格物为学者用力日可见之地,莫详于《答罗整庵》一书。先师生冒天下之非低推陷,万死一生,連然不忘讲学,惟恐吾人不闻斯道,流于功利,以日堕于禽兽而不觉。其一体同物之心,终身,至于毙而后已。此孔孟以来贤圣苦心,虽门人子弟未足以慰其情也。是情也,见于《答聂文蔚》之第一书。此皆仍元善所录之旧。而揭“必有事焉”即“致良知”功夫,明白简切,使人言下即得入手,此又莫详于《答聂文蔚》之第二书,故增录之元善当时汹汹,乃能以身明斯道,卒至遭奸被斥,油油然惟以此生得闻斯学为庆,而绝无有纤芥愤郁不之气斯录之刻,人见其有功于同志甚大,而不知其处时之甚艰也。今所去取,裁之时义则然,非忍有所加损于其间也。(节选自钱德洪《《传录》序》)材料二: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旨。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中,数年无所得。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胃然曰:“道在是矣。”学者翁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阳明之学既出,天下宗朱者,无复几人矣。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道寇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当危疑之际,神明愈定,智虑无遗,虽由天资高,其亦有得于中者。(节选自张廷玉《明史·王守仁传》)【注】①先师:指明代著名哲学家王守仁(号阳明)。其弟子南元善等将王守仁的语录和信件整理编撰成《传录》一书。②朱:与下文中的“朱子”都是指朱熹。③陆:指陆九渊,南宋时期理学家,心学奠基人。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比任[A]疆事[B]提弱卒[C]从诸[D]书生扫[E]积年[F]道寇[G]定[H]孽藩。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莫详于《答罗整庵》一书"与“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两句中的"于"意思相同。C.“与论朱子格物大旨”与“与赢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两句中的“与”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守仁被贬龙场时无书可读,于是潜心研究以前所学的知识,最终领悟到寻求格物致知之学是要将内心与外物结合起来。【高一7月质量检测·语文第6页(共8页)】FJB.南元善致力于传授阳明学说,即使遭受奸人的排挤,他仍然认为接受阳明学说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幸事,心中毫无愤郁之气。C.王守仁认为,长期以来天下人赞成朱熹否定陆九渊已经形成了定论,想要快速改变人们的观点是非常困难的。D.王阳明在自身处境艰难并被皇上猜疑的时候,依然能精神专一、策划周到,这与他的天资和精神世界都密切相关。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惟恐吾人不闻斯道,流于功利,以日堕于禽兽而不觉。自存网盘页面管理转Word笔记标注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