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树]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临考卷历史A卷(河南)试题

1

[理想树]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临考卷历史A卷(河南)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百师联盟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黄山市2025届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测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请将非选择题答案用黑色中性笔正确填写在答案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安徽淮南武王墩墓是一处战国晚期楚国的大型墓地。该墓随葬的9 鼎88青铜礼器组合,象征了最高等级一一王的用鼎制度;23 件铜编钟、20件石编馨和50件套琴瑟等器物保存完好,制作精美,极尽奢华。这反映了当时楚国A.积极维护周天子统治权威B.受到礼乐文明的影响C.青铜冶炼水平居领先地位D.具有称霸中原的实力2.《后汉书·许劭传》记载:“劭与从兄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月旦评”每月初一发布,一时成为认证天下级名士的权威途径。这一现象A.维护了门阀士族的地位B.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水平C.完善了官员的考核制度D.适应了人才选拔的需要3.司马光在其作品《温国文正公文集》中,为女仆张行婆作有传记。记载了当时出生于下级军官家庭并被继母卖身为奴的张行婆,长大与父亲相认后,为父亲与继母养老送终并看望故主的故事。作者旨在A.关注底层人物艰难生活B.宣扬儒家纲常伦理道德C.推动政府放宽社会控制D.揭露理学对女性的压迫4.十八世纪以来,“江浙之米,原不足以供江浙之食,虽丰年必仰给于湖广”,每年都有足够三四百万人食用的稻米从长江中上游各省运往苏州、松江和太仓周围的各个商镇。这反映了当时A.经济重心向内陆地区转移B.高产农作物率先在湖广推广种植C.江南的经济模式出现异变D.太平天国运动对江南经济的破坏5.1843 年中美《五口贸易章程:海关税则》规定:和约一经议定,两国各宜遵守,不得轻有更改…··应俟十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又和约既经批准后,两国官民人等均应恪遵,至合众国中各国均不得遣员到来,另有异议。据此可知,该条约的签订A.埋下了列强扩大侵略的伏笔B.强化了近代中国民族意识C.便利了美国对华的资本输出D.推动了清廷宗藩体系瓦解6.甲午战败后,张骞在《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中提到:“若地势阻隔,不能相通,故必铁路成,则万里之外,旦夕可至··…小民生业,靡不流通;朝廷法旨,靡不洞达;风俗之陋,靡不尽除”。这表明A.中国社会的发展函待加快铁路建设B.收回铁路利权已成为社会共识C.社会移风易俗取决于交通条件改善D.实业救国思潮推动了交通发展高三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4页)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