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最新联考

国考1号6(第5套)高中2025届毕业班基础知识滚动测试(五)5语文试题

最新联考 23

国考1号6(第5套)高中2025届毕业班基础知识滚动测试(五)5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百师联盟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国考1号5语文答案解析
    2、国考1号2024语文6
    3、国考1号5语文答案2024
    4、国考一号5语文答案2024
    5、国考1号2024语文6答案
    6、2024国考一号5·语文答案
    7、2023-2024国考一号5语文答案
    8、2024国考一号5语文答案
    9、2023-2024国考一号5·语文答案
    10、国考1号32024语文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4题。(共12分)酬元九【)对新栽竹有怀见寄白居易昔我十年前,与君始相识。曾将秋竹竿,比君孤且直。中心一以合,外事纷无极。共保秋竹心,风霜侵不得。始嫌梧桐树,秋至先改色。不爱杨柳枝,春来软无力。怜君别我后,见竹长相忆。长欲在眼前,故栽庭户侧。分首今何处,君南我在北。吟我赠君诗,对之心侧侧。注释:【1】元九:即元稹。12.以下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梧桐”与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中的“梧桐”内涵相同。B.“怜君别我后”四句,与题目相照应,写出了元稹栽竹的缘由。C.“分首今何处”两句,表达出对远隔天涯的友人的深挚情感。D.本诗看似浅白淡,实则意蕴深厚,体现了白居易典型的诗歌风格。13.下列诗句与“对之心恻恻”中的“恻恻”,含义不同的一项是(3分)A.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杜甫《梦李白》)B.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韩偓《夜深》)C.恻侧怀故里,去去成老丑。(陶宗仪《拟古用陆国隐韵》)D.忧国常恻恻,立身独茕茕。(郑潜《笑问镜中客》)14.这首诗多处写到竹。请分析竹在本诗中的意蕴。(6分)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要求:字迹清晰。(共8分)(1)诗人常以草木寄情。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浔阳江头夜送客,以秋叶寄托送别友人的伤怀;李清照《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以落花传递内心的重重感伤。(2)古人临访胜地常抒怀感喟。如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千古凭高对此,。六朝引旧事随流水,”,登临远跳,抒发了深沉的感慨;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着我扁舟一叶”,描幕洞庭湖色,抒发了自己的怀抱。(3)学生活中,同学们常常以古诗文名句互相劝勉。我们可以用《劝学》中”提醒同伴要时时自省;也可以用《谏太宗十思疏》中”提醒同伴要坚持到底,有始有终。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