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青桐鸣10月大联考(高三)历史答案

12

2025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青桐鸣10月大联考(高三)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百师联盟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略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文化传播增强国家软实力,以期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传播中华文化,没有涉及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相关内容,排除A项;拓宽中国文化宣传范围是传播中华文化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方案无关,排除D项。10.【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印加帝国将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为了征税和征兵,政府编制了详细的人口调查表。帝国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用于传递政府的命令和情报,故材料中的“他们”是印加人,本题应选印加人的成就。马丘比丘是印加人建造的古城,故A项正确:卡尔纳克神庙位于尼罗河东岸,属于古埃及文明,排除B项:羽蛇神金字塔位于尤卡塔半岛的玛雅古城,排除C项;桑奇大塔是印度早期佛教建筑的代表,排除D项。11.【解析】材料反映近代以来法、德等国的民法典编纂受到《罗马民法大全》的影响,侧重于强调罗马法对后世的意义,可推断本题选C。12.【解析】根据题意中国的封建时期为商周贵族政治:西方的封建时期对应中世纪的封君封臣制。13.【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因欧洲殖民者大肆屠杀印第安人,导致美洲种植园缺乏大量劳动力,欧洲殖民者发现贩卖黑人奴隶有利可图,纷纷加入罪恶的黑奴贸易行列,获取巨额利润。欧洲殖民者带着廉价工业品和武器到非洲,掠夺黑人奴隶贩卖到美洲,在美洲带着黄金、白银和经济作物返回欧洲,这就是罪恶的三角贸易。AC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14.【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苏冷战,美国大量接收来自东欧、古巴和印度支那国家的难民,是因为这些地方多发生了社会主义革命,因此美国接收这些地区难民的主要原因是和苏联对抗,即移民政策服务于国家的对外战略,D项正确;二战后美国接收的难民并不一定是高科技人才,排除A项;二战后的东欧不属于第三世界,排除B项;二战后美国接收的难民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并非单纯为了吸纳劳动力,排除C项。故选D项。15.【解析】据图示内容可知,1979-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到的全球跨境遗产申报数量不断增长,这说明不同国家之间展开了越来越多的合作以开发和保护人类文明的遗产,体现了文明共存与合作的理念,D项正确;申报数量的增长体现的是文化多样性的强化,而非淡化,排除A项;图示内容和经济全球化以及全球治理体系无关,排除B、C项。故选D项。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61718192021CCADCC16.【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王”字的字形像横置的,且青铜作为仪仗兵器,代表着持有者的生杀予夺的权力。这里的“生杀予夺”与军事征伐紧密相关,暗示了王权的产生与军事征伐之间存在某种联系。青铜作为权力的象征,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联系,C项正确;虽然材料中提到了青铜的出土,但这并不直接说明青铜器铸造技术是否“发达”,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提及贫富分化或等级差异的直接证据,只是描述了青铜作为权力的象征,青铜的出土与贫富分化或等级差异无直接逻辑联系,排除B项;材料主要讨论的是金文“王”字的字源本义和青铜的象征意义,并未涉及文字体系的成熟度,排除D项。故选C项。第2页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