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25届三校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卷(二)(白白白白白黑白)历史答案

7

云南省2025届三校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卷(二)(白白白白白黑白)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百师联盟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B.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C.经济实力跃升推动综合国力增强D.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征明显二、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7.(15分)材料一:广宗古地域是黄河故道,并且是黄河的主流区。先秦时期,多位君王曾在此建城(或建都)。商王朝第十三位王祖乙,追寻着商汤的步伐由河南内黄迁都至河北邢台,后由邢台迁都至广宗沙丘庇地,在庇地营建大都之城,立宗庙、筑社稷、造营室。定都广宗庇地期间,祖乙按职守设立官职,确定官职责任;平息东夷叛乱,推行《桑林》《大护》等歌颂商汤在广宗为百姓祈雨作舞等事迹的宫廷乐舞,演绎祭祀之乐和祭祀之舞。祖乙的大力改革,使商朝在建立约200年后出现了一派中兴盛世的气象,史称祖乙中兴”。祖乙在位19年(在广宗庇地的时间不到10年)。其后继者祖辛(祖乙子)、沃甲(祖辛弟)、祖丁(沃甲子)共在广宗庇地执政了约82年,其间,商朝延续了祖乙时期的盛世局面。商朝第三十一位王帝辛(商纣王),后来也来到了广宗庇地,他在此建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园林一一沙丘苑台。相传,沙丘苑台是没有围墙的,可以用来跑马、练鹰。摘编自苗庭宽、张松《广宗:商代的起点在此》(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商王祖乙迁都与北魏孝文帝迁都的不同之处。(6分)(2)根据材料,概括商王祖乙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一改革。(9分)18.(15分)材料孙中山以党治国”的思想是在中国的现实社会环境和革命过程中逐渐发展、成熟、定型的,是孙中山在仿效西方政党政治及向传统会党模式回归皆遭挫折的打击下,经过深沉的思考及借鉴苏俄经验而找到的最后归宿。1921年孙中山明确提出了以党治国”这一概念。此后,“以党治国”概念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到1924年1月基本定型。在国民党一大”上,他认为应把国民党改组为“一个有力量、有具体(政纲)的政党”。由此可见,孙中山以党治国”的“党首先得是一个革命的政党。在党与政权的关系上,孙中山特别强调“主义治国”,即治国以主义为宗旨,“是要本党的主义实行,全国人都遵守本党的主义”。在实践中,孙中山也不是再拿护法问题来做工夫”,在革命运动的阶段上,已由辛亥之役、讨袁之役、护法之役而进入了国民革命运动阶段。一摘编自王永祥、李国忠《孙中山以党治国”论初探》(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提出的背景。(6分)(2)依据材料归纳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主要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影响。(9分)开学考试历史试卷第4页,共6页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