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24-233B)历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百师联盟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4年巴彦淖尔市高三全市联考
2、2023-2024巴彦淖尔市高三调研考试
3、巴彦淖尔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
4、2024巴彦淖尔市高三质量检测
5、2023-2024巴彦淖尔市高三联考
6、巴彦淖尔市2024年高考
7、2023-2024巴彦淖尔市高考时间
8、2023-2024巴彦淖尔市联考
9、2023-2024巴彦淖尔市全市高三质量检测卷
10、2023-2024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高三联考
16.朱熹虽然承认疫病有可能传染,但若因躲避传染而不照顾亲人,则“伤俗害理,莫此为甚”,故从恩义的角度,即便会感染也不当避。清朝出现了大量赞颂人们不避瘟疫照顾得病亲人而终无恙的记载。这反映了A.政府重视对疫病防治B.人们对疫病预防愚味无知C.“医者仁心”的职业观D.主流价值观影响防疫行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隋唐时期的契约种类除传统的借贷契约、买卖契约之外,还出现了寄托契约、租赁契约和担保契约等多种类型。此外,还用加盖官印的契约即“市券”逐渐取代了“文券”。政府规定“市券”中的订立时间、订立双方、标的物、订立地,点、订立价格以及约定履行情况都要一一注明,以确保契约的效力,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契约内容已经包含借贷事实、借贷事由、还贷约定、违约责任和当事人、保人的签名等诸多要素。《唐律》中有专门针对契约违约责任的法律条款,“诸负债,违契不偿,一疋以上,违二十日答二十,二十日加一等,止杖六十”。唐律规定牛马、奴婢、田宅、林木、山地等财产的买卖都必须向官府申牒,获得许可,而且要立市券,违者答三十。对于田产交易程序的规定更加严格,禁止私下订立契约,田产买卖必须向官府申牒,否则交易就会被视作无效,没收交易金额,土地原归还卖主。一摘编自李秋梅《论中国古代契约制度的发展与演变》根据材料,概括隋唐时期契约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高二历史第4页(共6页)】24678B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