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最新联考

[天一大联考·顶尖联盟]2024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考试文科综合(老教材版)试题

最新联考 28

[天一大联考·顶尖联盟]2024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考试文科综合(老教材版)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百师联盟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级和经济基础,故D为正确选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是在甲午战争后,而材料反映的时间则是一战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南京国民政府于1935年发起的一场全国性的物质建设运动,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B;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一般是指近代中国成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显然这与材料反映的现象无关,故排除C。30.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1938年随着广州和武汉的失守,在日本诱降政策的影响下,国民党对日政策逐渐发生改变,积极反共,消极抗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员以民族大义为出发点,坚决揭露国民党破坏抗战的阴谋,以斗争求团结,同时联合一切进步抗战力量进行抗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进行的努力与贡献,故C为正确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国共力量的对比发生显著变化的相关信息,而且这个时候,相对于共产党,国民党的力量依然占据着优势地位,故排除A;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国共之间虽有摩擦和矛盾,但始终是阶级矛盾让步于民族矛盾,B选项中民族矛盾让步于阶级矛盾,前后逻辑关系正好相反,故排除B;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开始进行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进入防御阶段,1938年随着广州和武汉的失守,抗日战争转入到相持阶段,故排除D。31.A【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知识可知,材料中我国国民经济经济成分的变化,主要是国家政策的调整即改革开放造成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起步并逐步深入推进,单一公有制经济发生改变,出现其它非公有制经济的成分,故A为正确选项;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材料问的是1978年到1992年我国国民经济成分发生变化的原因,时间不符,故排除B;1978年十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开展,政府逐渐减少干预,市场调节作用逐渐增强,故排除C;南方谈话发生于1992年,而材料问的是1978年与1992年我国国民经济成分发生变化的原因,显然时间不符,故排除D。32.A【解析】材料强调从人的能力差异视角出发,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形成了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柏拉图的贤人治国的主张,这正是基于雅典直接民主容易产生的弊端而形成的主张,因此是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反思,故选A。人文精神萌发的渊源属于智者学派的影响,排除B;柏拉图这一主张没有得到实际的应用,因此没有对现实政治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材料强调了个人需要的多样性、能力的片面性和不同个人能力的差异性三个方面,没有强调个人能力的重要性,排除D。33.B【解析】材料反映了由于城市建在商业贸易的交结点上,在这些地方封建因素的阻碍比较少,所以有利于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进而有利于推动社会转型,故选B。从材料中无法推出城市的自治特征显著,因而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A;材料强调的是封建势力薄弱有利于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无法得出商业贸易的繁荣发展,排除C;材料只是强调了有新的因素的成长,没有讲到封建生产关系面临什么危机,排除D。34.A【解析】漫画用讽刺的手法反映了西方国家对非洲进行殖民侵略的罪恶历史,可以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还原历史真相,故选A;漫画不属于原始史料,排除B:漫画带有作者的主观意图,不能完全真实的反映历史,排除C;漫画的主观意图强烈,但是也可以用作史料佐证历史,排除D。35.C【解析】根据材料戈尔巴乔夫认为“可以在最短时间解决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以为能够解决按其内容是不容易同时解决的矛盾”并结合所学可知,面对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带来的弊端和国家社会发展面临的困境,戈尔巴乔夫过于乐观,把复杂事情看得过于简单,忽视了改革的复杂性与艰难性,故选C;结合所学可知,戈尔巴乔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而且在材料中也无法体现其改革如何突破原有的模式,排除A: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措施是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放弃了苏联共产党的领导等措施,材料没有体现背离社会主义的方向,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到改革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排除D。
本文标签: 天一大联考答案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