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最新模拟卷(六)6文科综合ZS4答案

10

高三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最新模拟卷(六)6文科综合ZS4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百师联盟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25。中国古代把抄书活动称为“佣书”,佣书者受雇于人,以抄写书籍为生,后形成了一种行业。佣书业形成于两汉,发展于南北朝,繁荣于隋唐,活字印刷术发明后,逐渐衰落,但佣书者和佣书活动继续存在。据此可知,佣书业A.深受科举制度的影响B较早出现新型生产关系C.有利于文化保护传承D.促进了中国印刷术革新26。东晋前中期,户籍管理实行双籍制,南方士著居民以“黄籍”进行登记,北方南渡人以“白籍”登记,白籍人口免征发赋役。到了东晋后期和南朝时期,政府逐渐将白籍编入当地户籍,使白籍人口土著化。这一做法旨在A.简化国家户籍管理制度B.维护专制统治政权稳定C.吸引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保持对北方的军事优势27。明清时期,南方地区间的行移民现象逐渐增多,南方原地区居民的重要迁入地是福建、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省的山区,有时甚至向更远的内地山区迁移。促进这一移民趋向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环境的变迁B,区域分工的出现C.人口政策的调整D.高产作物的传入28.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广“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这表明A.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B.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C.倡导使用国货抵制洋货D.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29.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在《时务报》和《新民丛报》上发表了大量的时政评论,时人将这些文章的写法称为“时务体”和“新民体”,用这种文体写作的政论文章,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征服万千读者,引起了一场“文界革命”。这一现象说明A.戊戌变法运动拥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B.文学革命运动出现C.报刊成为维新变法时期主要宣传阵地®、维新思想得到传播30.表3是1942年选举后陕甘宁边区11个县乡参议员党派统计县别党派延川、安塞、清涧、吴堡、曲子、华池、新宁、新正、赤水、淳耀、同宜耀等11个县共产党员2456人占参议员总数的30.34%国民党员、无党派人士等5640人占参议员总数的69.66%表3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陕甘宁边区A.脱离了国民政府管辖B,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根本改变C.仿行苏联的政治制度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落实31.1978年后,国家缩小农副产品的统购范围、降低征购指标。1985年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农村粮食供给制随之取消。1993年,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长期以来实行的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这些变化反映出A.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B.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C.城乡经济差异明显缩小D.统购统销政策逐渐取消2023届第三次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第6页共13页6/14
本文标签: 最新模拟卷答案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