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24149A)语文试卷答案

10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24149A)语文试卷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百师联盟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12.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长文多次拒绝接受征辟,为了逃避做官,他甚至不惜托病和装傻。B.王长文博爱众人,心胸宽广,不拘小节,性格开朗,不好评论人物。C,王长文认为传和经不同,每有学生遭遇诉讼,就根据经传明辨是非。D.愍怀太子去世后,廷采纳并施行了王长文提出的虞衬之礼的建议。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尝牵猪过市中乞,人与语,伪不闻。(4分)(2)寻有赦令,所宥人无不感恩,辍不为恶,曰:“不敢负王君。”(4分)14.王长文对百姓进行礼法教化的表现有哪些?请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遣闷0杨万里江树深春色,村鸡薄晚声®。雨添青笠重,人减画船轻。遣闷惟须睡,哦诗只强成。独判③连日雨,却惜半朝晴。【注】①淳熙七年(1180年)至九年(1182年),杨万里(吉州吉水人)任广东常茶盐使、提点刑狱,三年间作了四百首诗,编为《南海集》,此为其中之一。②《诗经·国风·王风》中有《君子于役》一篇,其中有“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③判:判断。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点明了诗人所处环境,是在暮春傍晚时分树茂萌浓、鸡鸣声声的乡村。B.颔联巧用夸张手法:“添与减”“重与轻”形成两组极大的反差,耐人寻味。C.诗人认为睡觉是排遣愁闷的唯一方法,而现在吟咏诗篇只能勉强自我慰藉。D.尾联两句呼应颔联,诗人期望着雨过天晴、哪怕只有半日也非常值得珍惜。16.诗歌题目为“遣闷”,请简要分析诗人“闷”产生的原因。(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论语·里仁》中孔子用“”两句来概括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2)《大学之道》中,用“”两句指出本末始终的道理,进而说明“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观点。(3)《老子》在列举车子、器皿、屋室等物品来阐释“有”与“无”的关系后,做总结的句子是66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①1917年,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出版的《石头记索隐》《红楼梦》是一部“政治小说”。②1921年,小蔡元培25岁的胡适撰写了《红楼梦考证》,③与蔡元培研究《红楼梦》的观点大同【高二语文第7页(共8页)】24092B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