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24届高3月考试卷七及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百师联盟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古代官员考核制度](14分)材料一我国对官吏进行考校的实践由来已久。《周礼》记栽大比制度,秦朝实行“五善五失”的上计制度。汉代在继承秦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子对官吏的考核。一般是海年一小岁,称为“常课”:卓年一大考)称为“大课”。为了防止偏私,考核均采肌会议形式公开举行评议。主考者可以提出种种问题,受考核者需据政绩,实情回答。秋冬岁尽,各县将户数增减、农田垦植、社会安定状况等,上计于郡,郡再加以汇编,然后,逐级汇总,上报丞相、御史两府,最后是丞相总其成上奏天子。摘编自张晋落《考课与监察一综论中国古代职官管理》材料二唐朝对所有官员不论职位高低,每年都需经过一定的考课,称为小考。每隔三年(也有四年或五年)又举行一次大考。小考评定被考者的等第;大考则综合三年(或四年、五年)中的等第以决定升降赏罚。官吏考核由专门的机构一下属于尚书省的吏部考功司负责。唐代制定官吏的考课标准为“四善”、“二十七最”。“四善”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可称,四曰恪勤匪懈。“二十七最”则是针对各个部门的具体工作而规定的不同要求,这主要是对各类官吏才能方面的考察。考官便根据这“四善”、“二十七最”的标准,根据被考人的考绩优劣和所得的善最多少,区别为九等。列于中等以上的官吏,可以升官加禄;反之,若列于中等以下的官吏,就要降级罚禄,甚至要受到罢官的处分。考核结果当众宣读,公开议其优劣。摘编自刘承《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及其借鉴意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汉朝和唐朝官员考核制度的异同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评价古代官员考核制度。(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