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 历史(福建卷)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百师联盟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4百师联盟高三冲刺卷二历史
失误”,A、C两项所述以偏概全,排除;由“不农”引起的连锁反应可知农业对社会稳定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B项符合题意:D项表述错误。14.D材料反映出宋代经济出现近代化因素,但不表明宋代封建经济已相当繁荣,排除A项;B项表述与史实不符,且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排除:材料表明在宋代经济活动中已出现契约关系,但不能表明北宋契约关系已具普遍性,排除C项;票据兑换构成契约关系,推动了当时经济的发展,故答案选D项。15.C材料只是表明商人可以前往东南亚等国购买铜,但是不能说东南亚等国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对象,排除A项;一定范围下的对外贸易并不代表整个国家的对外政策,排除B项;民间对外贸易需要官府给以许可证,这表明官方在一定程度上对民间的对外贸易进行控制,C项符合题意;D项以偏概全,排除。16.C双方按契约办事,不能反映地主对佃农的人身控制的强化,排除A项;契约对双方都有约束力,B项表述不符合题意;从材料看农民只需按契约交租即可,其余之事可以自己安排,故C项符合题意;契约的订立有可能是佃农出于被迫的,从而使他们的负担加重,但并不一定呈逐渐加重的趋势,排除D项。17.C题干材料要求“政府行为”“均贫富”。北魏相关土地制度是指均田制,北魏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土地,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均贫富”思想无关。18.D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分别立籍进行管理”。户籍制度是古代中国统治者加强对人民控制的重要手段,并不具备缓和土地兼并、遏制社会贫富分化和发展商品经济的作用,A、B、C三项排除,D项正确。19.C鱼鳞图册不能真正遏止土地兼并,排除A项;登记在册的不一定都是地主土地,排除B项;从材料看,鱼鳞图册是旧时为征派赋役和保护土地所有权而编制的土地登记簿册,由于它能为农民土地提供土地归属的证据,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C项符合题意;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20.D从材料中的“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向对土地的人身依附关系过渡”可知,中国封建生产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所以答案选D项。材料不涉及劳动者的自由化、农民人身依附的强化或劳役地租,排除A、B、C三项。21.(1)甲图所示技术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和春秋战国的社会转型;乙图所示技术有利于推动我国精耕细作的农业走向成熟;丙图所示技术标志着我国古代耕犁技术的成熟和完善,一直为后世所沿用。(6分)(2)二十四节气客观地反映了日地关系,抓住了季节、气候变化的实质,因而能准确地掌握农时,指导农业生产。(3分)(3)启示:农业经济和发展,不但要靠政策因素,也要靠科技的创新;发展农业经济要因时、因地制宜,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照常赋分)22.(1)特点: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经营管理一使用官府供给的上等原料,在官员管理下制作指定的产品。(3分)(2)棉花的广泛种植;元朝政府重视;先进棉纺织技术的改进和推广。(6分)(3)手工业是古代中国社会的重要生产部门;官营手工业历史悠久,较为发达;民营手工业后来也获得迅速发展。(6分)23.(1)举措:对进入市场的人员和商品有严格的限定;设“司市”等专职官吏进行管理;管理人员职责比较明确。(3分)(2)农业和手工业发达,城市化发展迅速;科技的发展对商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商业环境宽松。(6分)(3)特点:商业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逐步扩大;商业发展和城市经济功能增强互相促进。(6分)24.调整:从禁海到开禁再到严禁。(4分)影响: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除割据政权和西方殖民势力对当时政权的威胁;也导致中国与世隔绝,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落伍。(11分)·2·【22·DY·历史·参考答案一R一必修2一QG)
本文标签:
百师联盟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