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 历史(湖北卷)试题

18

[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 历史(湖北卷)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百师联盟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百师联盟第四次联考历史
    2、2024百师联盟高三冲刺卷二历史
深圳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第二次检测考试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2345678910答案ABDDDBD题号111213141516答案CC0BBA1【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秦朝规定丞相总理财政经济事务,收阅各地的“上计”之外,还首创了由御史大夫和柱下史主持上计工作的制度,负责审阅各郡县、各部门呈送的有关户口、垦土及钱谷出入的上计报告,这反映了中央除了丞相总理财政经济之外,御史大夫及其属官主持上计工作,加强了对地方财政管控,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对地方财政经济的重视,未体现中央内部行政、监察和军事的相互制约,排除B项;秦朝首创了由御史大夫和柱下史主持上计工作的制度,是御史大夫负责经济工作而非检察权的扩大,排除C项;材料反映秦中央加强了对地方财政经济工作的管控,并非增加赋税,所以中央财政收入不一定增加,排除D项。2.【答案】B【解析】在蒙古旧制影响下,大臣不过是君主的家臣或奴婢,其权力不被视为威胁,因此出现皇帝大胆放权,大臣勇于任事、不加避忌的现象,故选B项;中央集权处理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而材料是君主专制,排除A项;材料强调君主专制呈现新现象,不涉及行政运作方式,排除C项;行省制是地方行政机构,而材料强调君主专制,排除D项。3.【答案】A【解析】结合材料可知,在一个家庭当中,男性农夫早出从事农业生产,妇女夜晚从事手工生产到深夜,并且形成了明确的分工,且材料出处《墨子》,说明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小农经济基本成型,男耕女织的生产形式也基本确立,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男女分工,没有提到农民的社会地位高低,排除B项;精耕细作在中国古代主要是以提高生产效率、改革生产工具,调整耕作方法、遵守农时等不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或增加劳动力的方式提高产量的手段,排除C项;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结构主要指的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社会经济结构的优化一般要体现某一种类型经济的调整,使这三种经济类型的组合更为合理,而材料未涉及到商业,也没有体现农业和手工业的调整,故得不出优化的结论。排除D项4.【答案】D【解析】据材料“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襁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栗,其富甚于新安”可知,当时私人商业资本已经相当雄厚,故选D项:材料强调私人商业资本的雄厚,不涉及商业中心,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远行贩运活动,排除B项;材料强调私人商业资本的雄厚,经营鱼盐丝等致富,不涉及辅助性经营生意十分兴隆,排除C项。5.【答案】A【解析】据材料“不惟市井轻浮之徒争相诵,至于经生儒士多舍正学不讲”可见,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小说创作受到了欢迎,故选A项;儒学依然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排除B项;小说受到市民阶层的欢迎,主要是和商品经的繁荣有关,排除C项;明朝属于封建社会后期,也是封建社会的衰落期,传统的四民秩序并未瓦解,排除D项。6.【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随着近代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剩余劳动力有所增加,成为了受雇于外国人的“中国工人”,由此可知此时存在着雇佣关系即资本主义生产因素,故选D项;近代中国自然经济没有完全解体,完全解体是三大改造完成后,排除A项;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且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表现是出现了中国的民族资本家和资本主义性质民族企业,而非出现中国工人,排除B项;材料中无法推知列强是否“抢夺”我国劳动力,仅能看出有中国工人受雇于外国人,排除C项。
本文标签: 百师联盟答案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