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联考·2024届高三总复习·月考卷 历史(XS4J)(一)1答案

38

名校联考·2024届高三总复习·月考卷 历史(XS4J)(一)1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百师联盟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名校大联考2023-2024高三第四次联考历史
    2、2024年名校联盟优质校高三大联考历史
    3、名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
    4、2024名校联盟历史第三次联考
    5、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四次联考
    6、名校联盟2023-2024高三四月联考
    7、2024年名校联盟高三4月联考
    8、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4月联考二文综
    9、名校大联考2023-2024高三第五次联考历史
    10、2023-2024名校联盟高三四月联考
教学金国1©©所名接单元测试示范寒之札记除A项;农民的经营收入增加缺乏材料依据,排除B项;由材料看不出中国民众身体素质的提高,排除D项答案:C4.小麦传入美洲以后,不仅供本地人食用,还被卖到其他地区,秘鲁所产小麦就供应巴拿马地区,甚至被运回西班牙。弗吉尼亚的农民在1697年谈道:“小麦、稻、玉米、燕麦在此长势良好,收割后,被大量卖到巴巴多斯、背风群岛、新英格兰等地。”这说明A.小麦成为美洲主要农作物B.美洲地区的食品运输业发达C.小麦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D.美洲成为世界主要粮食产地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麦除被美洲当地人食用外,还被出口到欧洲等地,这说明小麦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故C项正确。由材料看不出美洲主要农作物的种类,排除A项;材料与食品运输业的水无关,排除B项;由材料看不出世界主要粮食产地所在,排除D项。答案:C5.2012年,中国大豆进口量高达5838万吨,按照种植面积换算约占我国耕地面积的30%。此外,随着国内饲料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对玉米的进口将逐步扩大,预计到2050年可能超过5000万吨。这说明我国A.积极改善国民食物结构B.以玉米为主要畜牧饲料C,农业产业结构急需调整D.粮食安全面临较大压力解析:根据村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大豆、玉米等农作物的需求量很大,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这对粮食安全造成了较大威胁,故D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政府对国民食物结构的改善,排除人项;材料无法证明我国以玉米为主要畜牧饲料,排除B项;材料与农业产业结构急需调整无关,排除C项。答案:D6.金属铸造需要用鼓风设备向炉里压送空气来提高温度。最早是用牛皮袋压送空气,后来才创造出用活塞送空气的风箱,动力经历了用人力鼓动到用畜力鼓动再到以水力鼓动(见右图)的过程。这种以水力鼓动进行金属铸造的机械A.提高了冶铁的质量B.最早出现于隋唐之际C.导致大量工人失业D.标志青铜技术的成熟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机械为鼓风治铁的水排,它增强了风在炉里的穿透能力,从而提高了冶炼强度,也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故A项正确,D项错误。该用具为东汉杜诗所发明,排除B项;大量工人失业的说法缺乏材料依据,排除C项。答案:A7.从已有的考古资料可知,被发现的西周青铜锄很少,迄今只有5件。这些锄具大多无纹饰,器形均较大,厚重,无锄柄,銎柱为实心圆柱体,未见明显的使用痕迹。据此可知,当时A.青铜器制造工艺相对落后B.农业中青铜器使用规模有限C.农具主要以铁材质为主D.统治者忽视农业生产的发展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青铜农具数量较少,且少有使用痕迹,说明当时青铜材质的农业用具在实际生产中很少被使用,故B项正确。材料与青铜器的制造技术无关,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当时农具的主要材质问题,排除C项;由材料看不出统治者对于农业发展的态度,排除D项。答案:B8.随着商贸扩张,市场扩大,劳动分工进一步细化。18世纪初,英国的集中制手工工场得到发展,“不同种的独立手工业的工人在同一个资本家的指挥下联合在一个工场里,产品必须经过这些工人之手才能最后制成”。这一模式A.客观上提高了工人阶级的地位B.满足了市场对工业制成品的需要C.为工厂制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D.加剧了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对立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手工工场的发展推动了生产的进一步集中,实际上为工业革命时期工厂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奠定了基础,故C项正确。由材料看不出工人地位的提高,排除A项;材料无法证明这一模20【23新教材·DY·历史-R-选择性必修2-QGB】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