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百师联盟信息押题卷
文海大联考· 2024届高三起点考试语文答案
文海大联考· 2024届高三起点考试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百师联盟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文海高三语文模拟卷一2024
2、2023-2024文海网校
3、2023-2024文海教育集团欢迎您
4、2023-2024文海教育怎么样
5、文海中学喜报2024
6、2023-2024文海高三理综模拟
7、2023-2024文海高三数学
8、2023-2024文海招生
9、2023-2024文海高三语文模拟卷
10、2023-2024文海教育
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注]①陆贽为唐德宗时宰相,著名政论家。他的奏议往往切中时弊,为后世所推崇。该文A.对于“我”的询问,田维与同宿舍的女生“对视”“微微一笑”,表现了朋友间的默契、友爱;写于宋哲宗即位不久。当时旧党上台,而王安石推行的新法被吕惠卿等人弄得面目全非,弊端沉静不语突出了田维的文静百出,新旧党之争依然激烈,国无宁日。苏轼进此札子,乞校正陆贽奏议,并建议宋哲宗反复熟B.田维写给“我”的信,让“我”惊叹于她书写以及运用标点符号的认真;了解到病情,“我”读,从中得到治国的启发。②颇,廉颇:牧,李牧。③晁,晁错:董,董仲舒。④孝宣,汉宣帝刘询。更加关注、同情她的懦弱。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C.田维住院后又出现在课堂上,“我”“若无其事似的”,是因为“我”已受到田维性格的感染A.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寸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以及对田维的苦痛感到无奈。必皆从于己出/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D.文章肯定,赞美田维是为了借此批评“俗世染人”、人心不古以及大学中文学子写作中的B.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不良现象,切中时弊,发人深省。必皆从于己出/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A.文章开篇强调印象是“很深的”“很好的”,总领全文,交代了主要人物,也为下文叙事张必皆从于己出/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本,文字简洁,情感深沉。D.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B.“五十余份考卷中唯一…考卷”反复出现,表现了田维一如既往的认真态度,以及“我”必皆从于己出/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对她的充分肯定与赞美。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文章叙写散文《雪》中的细节,表明文章留给“我”的印象很深,直观、形象地展现散文A.贞观,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这里指贞观年间出现的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雪》中语言的精美、绚丽。好D.“蝶儿飞走了”用美丽而凄婉的意象陈述了田维不幸离世的事实,含蓄蕴藉,使文章B.“但使圣贤之相契”与“若合一契”(《兰亭集序》)两句中的“契”含义不同。的结尾富有韵味。C.“夫六经三史”里的“六经”与“六艺经传皆通之”(《师说》)里的“六艺”都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8.文章里说“这令我不但愀然,亦肃然,遂起敬”,这句话有哪些含意?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6分)D.“聚古今之精英”中的“精英”指优秀人才,与《阿房宫赋》中“齐楚之精英”的“精英”含义相同。9.文章画横线的文字反复叙写“我”监考时的心理活动,有什么作用?(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A.苏轼开篇认为自己学识浅薄,无法穷尽圣贤之道,心里想讲清楚而口头却不能表达,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一14题此自觉惭愧,这是为后面建议校正陆贽的奏议做铺垫。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①苏轼B.苏轼高度赞赏陆贽,认为他上可以纠正皇帝想法上的错误,下能够贯通天下人的心志。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圣明天纵,学问日新。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口不逮,但他很不幸,做官没赶上好时机,进言没有被完全采纳。以此自愧,莫知所为。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C.苏轼通过对比,认为陆贽的智慧、文才、道术等都超过子房和贾谊;陆贽的奏议明了清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智如子楚,超过幽深高远的六经、三史和诸子百家等的论述。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但其不幸,仕不遇时。D.虽然陆贽是唐朝时的宰相,但苏轼认为如果圣明的天子和贤能的大臣两相契合,那就如德宗以苛刻为能,而贽谏之以忠厚;德宗以猜疑为术,而贽劝之以推减:德宗好用兵,而贽以消兵同君王和臣子处于同一时代了,这体现了苏轼的政治观为先;德宗好聚财,而贽以散财为急。至于用人听言之法,治边取将之方,罪己以收人心,改过以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应天道,去小人以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如此之流,未易悉数。可谓进苦口之药石,针害身之(1)去小人以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如此之流,未易悉数。(4分)》膏育。使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可得而复。臣等每退自西阁,即私相告言,以陛下圣明,必喜贽(2)昔冯唐论颜、牧之贤,则汉文为之太息;魏相条晁、董之对,则孝宣以致中兴。(4分)议论。但使圣贤之相契,即如臣主之同时。昔冯唐论颇、牧②之贤,则汉文为之太息:魏相条晁14.请简要概括苏轼等校正并进呈陆贽奏章的理由。(3分)董之对,则孝宣①以致中兴。若陛下能自得师,莫若近取诸贽。夫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观,皆足为治。但圣言幽远,末学支离,譬如山海之崇深,难以一二而推择。如贽之论,开卷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然。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臣等欲取其奏议,稍加校正,缮写进呈。愿陛下置之坐隅,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①姜夔如见贽面;反覆熟读,如与贽言。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臣等不胜区区之意,取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②进止。春浦渐生迎掉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高三语文第5页(共8页)】·23-CM01C·【高三语文第6页(共8页)】·23-CM01C·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