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师联盟开年联考

202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年级期初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语文

百师联盟开年联考 105

202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年级期初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语文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百师联盟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初语文试题
    2、青岛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3、青岛市2024高三期初考试
    4、2024青岛市高三
    5、山东省青岛市2024年高三期末考试
    6、山东省青岛市2024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7、青岛市2024高三期末
    8、2024年青岛高三期末考试
    9、青岛高三2024期末考试
    10、青岛2024高三期末
高考语文核按钮综合训练(三】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蓝诗玲认为,中国的诺贝尔情结关乎中国现代性的一个关键问题:怎样回应一个同时需要民族意识和超民族意识的时代?地的看法是,只要民族国家仍然是我们思考问题的凭借,民族本位的思维就会压倒国际主义的思维。此种说法未免画地为牢,事实上,至少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问题上,民族本位与国际主义一直保留相互成就的可能性。以中国为例,中国文学传统与外来文学资源一直在互动之中,将中国与西方截然两分已经价值不大。说到汪曾祺,我们要强调的是,重要的不是诺贝尔奖是否有能力领会汪曾祺文学语言的古典韵味,而是它如何评估汪曾祺熔铸古今中西的创造性。汪曾祺并不仅仅是一个中国士大夫,他并非简单地回归传统,而是以其独到的才情与智慧,为当代中国小说闯出一条新路。而且,汪曾祺并非只是在语言上用力,其语言的背后是中国人独特的人情之美,而这种美又并非一味的诗意,而是在极左语言的灰烬中抢救出来的一种灵明,是温润如玉却潜藏着丝丝裂纹的优雅,是从洞明世事的悲阀中释放出的生气。如果诺贝尔文学奖没有能力对其进行评估,那就需要更恰当的奖项来承担这一使命。但无论如何,问题不能被简化为要中国性还是要世界性的问题,既不能偏激地认为中国文学不需要在意来自他国的奖项,也不能简单地搬用西方现代主义的行话作为文学的评价标准。就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学来说,立足传统并不意味着故步自封。恰拾相反,诺贝尔奖所代表的卓越性标准之所以能够为某一民族国家严肃的文学人所尊重,是因为它可以成为一种有益的刺激,用来疗治民族与个人盲目的文化自信。诺贝尔文学奖的诱惑如此强大,这诱慈不仅来自奖金,更来自从“国民作家”一步跃进为“世界文豪”的无上荣光。鲁迅当然明了这种诱惑,所以他在拒绝诺贝尔奖提名的信中把话说得十分严厉,他说:“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在鲁迅看来,中国作家认为自己不配,比认为自已足以与别国大作家比肩更好。这似乎缺乏文化自信,其实却是从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