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百师联盟开学联考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模拟练习0821(语言文字运用+古诗词鉴赏+名篇名句默写+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模拟练习0821(语言文字运用+古诗词鉴赏+名篇名句默写+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百师联盟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南宁市2023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语文参考答案1.A(B项错误,原文是“中国传统社会是以自然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C项错误,第二段首句提及的“经济、政治、文化渊源”分别对应该段文本的“首先”、“其次”和“最后”三个部分,由此可判断出选项里的“政治渊源”应为“文化渊源”。D项错误,原文“‘仁'的最初含义是人与人之间的亲近、友善,之后才发展成为儒家思想中道德品质的概括和统称”。)2.C(C项错误,文章为总分结构。)3.A(A项错误,“缺乏对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的尊重”属主观臆断,文中没有相关内容,根据文意也无法做此推断。)4.A(按照材料二中“利用化学催化剂将高浓度二氧化碳在高密度氢能作用下还原成碳一化合物,然后通过设计构建碳一聚合新酶,依据化学聚糖反应原理将碳一化合物聚合成碳三化合物”的表述可知,应是“碳一化合物”“聚合”成“碳三化合物”,并非“构建”。)5.B(因果颠倒,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人工合成淀粉将来若具有经济可行性会带来的结果而不是原因。)6.①中国积极承办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表达同世界各国一道加强科学研究的愿望,致力于推动全球科技合作。②中国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将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粮食的安全水,促进碳中和的经济发展。③中国建设的新种质库,是全球单体量最大、保存能力最强的种质库,在加大种质资源保护的力度与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上,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每点2分,共6分)7.B(文本一中大壮不是小说的叙事者;“赞美了大壮有谋略的形象”言过其实。)8.①“炊烟缭绕”贯穿全文,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因为“炊烟缭绕”,战士们受到敌人围攻,然后想方设法解决“炊烟”问题,最后借“炊烟缭绕”诱敌歼敌。②“炊烟缭绕”在文中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因“炊烟缭绕”牺牲了几名战士,也是因为“炊烟缭绕”让敌军陷入包围圈,打了胜仗。③塑造了顽强智慧的抗日将士的形象。将士们克服困难,运用智慧与敌人周旋,把“炊烟缭绕”变成了“山里的雾气”,巧妙地隐藏了部队的行踪。④“炊烟缭绕”点明了抗日联军即使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也保持着顽强的斗志,充满必胜的信念。“炊烟缭绕”成为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的象征。(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9.①易近人,不摆架子,关心士兵。在看到大壮痛哭的时候,为了不让大壮有心理压力,说自己也是新来的,安慰大壮,体现了一个领导者关心爱护下属的可贵品质。②不怕困难,艰苦奋斗,足智多谋。在山上没法做饭的艰难的情况下,和战士们一起研究排烟灶的问题,最终解决了排烟灶的问题。③热爱祖国,意志顽强,信念坚定。面对恶劣的斗争和生存环境,始终不屈服和敌军在冰天雪地里周旋了7年多,即使陷入绝境,战斗至只剩最后一人,也绝不向侵略者投降。(每点2分,共6分)10C(“敝邑之王使使者臣胜”第一个“使”是动词,第二个“使”是名词,因而不能断开。“县令”与前面“太守”相对,“诸吏”与后面的“民”相对,因而“县令”与“诸吏”之间断开。)11.D(“涕”都是眼泪的意思。)12.C(冯亭是假意投靠赵国,没有觉得不义,也没有建议韩国把赵国已出兵占领上党的情况告诉秦国。)13.(1)臣下请求发动全部守军应对秦兵,如果最后不能守住,那么我就为国战死。(“卒”“死”各得1分。句意3分。)(2)那些勇敢不怕死的将士在上地列阵,号令严明,政令通行,(赵国)不可以和(他们)交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