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百师联盟开学联考
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新高考无角标)语文答案
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新高考无角标)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百师联盟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贯彻始终/一以贯之焕然一新当之无愧18.①以“我们”写后辈的感受,不仅侧面烘托出“你”作为文学先驱者、引领者的辛劳付出和伟大;而且更能直接表达对“你”的敬意,有利于带入读者共情。②结尾处用第三人称“他”,显得客观理性,和此处沉痛严肃的语境相契合。③如单用第二人称“你”,行文难免单调呆板,不如多种人称结合富有变化感。(一点1分,答对三点得满分)19.①“悲愤“思考”本是无形,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它们比作“秋风”,“夏日流萤”,或真实可感,或视觉可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你”的心路特点以及对“我们”的引领作用。②“感悟”“思考”本是无形,作者运用“瘦、堆积、点亮”等形容词与动词,将描写对象有形化,更富形象感与感染力。(一点2分)20.①喝水是最爽的(喝水就是其中之一)②喝水还可以起两个作用③要避免两大误区21.修改示例:机体会消耗大量的糖分和水分,每个毛孔“嗷嗷待水”,缺啥补啥,喝水本身就会带来一种被满足(或使机体满足)的“爽感”。四、写作(60分)22.作文立意:本次材料取材于“新东方转型”事件,一是注意在特定背景下新东方的没落,二是注意新东方能够“逆袭”的原因,要求能够结合“新东方转型”事件,写出从“黯然落幕”到“华丽转身”的思考和启示。参考立意角度:角度1:经历磨砺学会沉潜,不惧失败逆境崛起角度2:与时俱进,顺势而为;适应变化,创新发展角度3: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对梦想的坚守。角度4:自我定位发挥专长,勇于尝试突破自我角度5:成功有必然有偶然,完善自我等待机会角度6:文化与知识的力量永不过时。注意:如果全篇不谈“新东方转型”事件,视为跑题,不超过36分。关键文章要言之有物,具体谈到转型的原因,如有具体而深刻的原因分析,文章要高看一眼。(一)扣分项评定:出现错别字,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完5分为止;标点符号出现3处以上错误的酌情扣分;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无标题扣2分。(二)残篇评定:1.6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50个字扣1分)2.6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3.4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4.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5.只写标题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6.完全空白的,评0分。文言文参考译文:《尚书》上说:“不偏私不结党,王道才会宽广博大。”处理公事不以权谋私,掌管国家法令不偏袒亲人,奉行公事举荐人才不回避仇人。真正的君子能守护好国家从而让百姓安居,使物资丰足从而让百姓生活有保障,这才是大公啊。楚共王出宫打猎把弓弄丢了,侍从请求把弓找回来,共王说:“算了,楚人丢了弓,由楚人捡到,为什么一定要去找回呢?”孔子听了说:“可惜啊,他的胸怀还不够大,也可以说:‘一个人丢了弓,由另一个人捡到,为什么一定是楚国人呢!”孔子所说的正是大公。楚国的令尹虞丘子对楚庄王说:“我担任令尹十年啦,国家没有进一步治理好,争讼之事没有止息,我却久居高位,妨碍众贤士晋升之路,未能治理好政务空食俸禄。所以我私下里选择国内才智出众之士,有一个乡下士绅名叫孙叔敖,他秉性没有贪欲,您如果选拔他并且授予他处理政事的权力,那么就可以使国家得到治理并且使士民归附。”楚庄王说:“您辅佐我,我才能够在中原诸侯中居尊位,使政令推行到偏远的地方,最终称霸诸侯,如果没有您将会怎样?”虞丘子说:“长久固守官位的是贪;不推荐贤能的人是欺君;不让官位给他人的是不廉洁;以上三件事都不能避免的是不忠。我要坚决辞去令尹的官职。”楚庄王听从了虞丘子的请求,任命孙叔敖为令尹。不多久,虞丘子家里有人犯法,孙叔敖逮捕并杀了他。虞丘子心里高兴,入宫晋见楚庄王,说:“我说孙叔敖可使他掌管国政,果然是这样。奉行国法而不袒护亲友,可谓公。”楚庄王说:“这是夫子给予的恩惠啊!”晋文公问咎犯说:“谁可以派去担任西河守(官职名)?”咎犯回答说:“虞子羔可以。”晋文公说:“他不是你的仇人吗?”咎犯回答说:“您问的是谁可以胜任西河守,而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虞子羔拜见咎犯向他谢罪说:“感谢您原凉了我的过错,把我推荐给晋侯,使我能够当上西河守。”咎犯说:“推荐你是因为公事,仇恨你是因为私事,我不因为私事而损害公事,你赶紧走吧,难道要我用箭射你吗?”楚国令尹子文家族中有个触犯法律的人,廷理把他抓了起来,听说是令尹家族的人就放了。子文找来廷理责备说:“凡是设立廷理,就是要管理触犯王令国法的人。现在你违背法律而把犯人放掉,这是作为法官却不公正,心中怀有私念。现在我的族人犯了法已十分清楚,而你因为我的缘故而放了他,这说明我的不公正的想法,已在国事里清楚显现出来了。我掌握一个国家的大权却让别人听到我有私心,是让我活着没有道义,不如死了。”廷理害怕了,于是处罚了他的族人。国家的老百姓听说了之后,说:“令尹像这样公正,我们这些人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于是一起作歌道:“子文族人,违反法令,廷理放人,子文不听,忧生民愤,方正公。”【“皖八”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H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