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师联盟开学联考

2022-2023辽宁省大连市春田中学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含答案)考试试卷

百师联盟开学联考 18

2022-2023辽宁省大连市春田中学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含答案)考试试卷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百师联盟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的治理,故排除D项。9.A考查明清思想。根据材料,“只在头脑中加以判定“也必须根据其是否实际地践行来加以确认”,可得出王守仁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反对单纯凭空判断,由此可知,这表达他对现实社会的关切,故A项正确。材料看不出“首倡”,故排除B项;该思想与反对君主专制无关,故排除C项;王守仁是心学倡导者,主张知行合一,不主张“格物致知”的实践论,故排除D项。10.A考查明代的土地兼并。根据题干,明代中央的官僚严嵩“广市良田”“广置良田美宅”,在北方大量的良田都被官僚地主阶级所占有,地方上的卫所屯田也遭到破坏,被“卫所官旗势豪军民侵占盗卖”,这反映出明代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故A项正确。明清时期,财富利用方式并未发生根本转变,不论是商人还是官僚大都将财富用于购买土地和房屋,故排除B项;土地买卖合法化开始于先秦,故排除C项;题干中并未涉及农民赋税沉重,故排除D项。11.D考查清朝的民族治理。根据题干,清廷针对不同民族地区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这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治理方式;这些律例的创立和使用,使清朝官员在管理民族事务方面有章可循,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有法可依,使清代的民族事务管理走上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法制化轨道,故D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故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主要是以“人治”为主,故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清廷内廷机构的外延化,故排除C项。12.A考查近代中国的思想文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剧,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纷纷学西方探索救国道路,他们对西方文明的认识和推介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国人传统的夷夏观,故A项正确。士大夫代表的是封建地主阶级,故B项错误;材料只体现了士大夫积极学西方文化,并未体现人们以西方学术改造中国传统文化,故排除C项;国人掀起救亡图存的政治文化运动指的是新文化运动,故排除D项。13.C考查太天国运动。《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当时中国资本主义还没有产生且农民阶级的愿望是分得土地和劳动成果,所以没有经济和群众基础,故选℃项。《资政新篇》是太天国运动后期产物,此时民族资本主义还未兴起,故排除A项;《资政新篇》是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天国运动后期提出的纲领性文件,因而它并未代表先进阶级,故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资政新篇》冲击了社会成员传统角色定位,故排除D项。14.C考查清末预备立宪和辛亥革命。根据材料可知,清末预备立宪时期的地方官制改革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地方督抚的权力,加剧了地方督抚的离心倾向,形成了中央与地方的尖锐矛盾,使革命派的武装起义减少了来自统治集团的武力镇压,同时改革对地方士绅的吸纳,助长了士绅的参政和地方意识,扩大了革命的基础,这些都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爆发,故C项正确。A项指的是新文化运动,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B项虽然是清末预备立宪的影响,但材料中并未体现,故排除;材料只反映了地方督抚的离心倾向加剧和地方士绅的参政议政意识加强,扩大了革命的基础,并未说明中国有实施宪政的群众基础,故排除D项。15.A考查晚清时期的思想。根据题干,甲午战争后,中国的知识分子追求“新学”,“新学”的传播制造了大量“新党”与“志士”,导致读书人群体中“新党”与“旧党”的分野日益突出,也反映了清末读书人群体知识取向与身份认同的分化,故A项正确。掀起救亡图存的政治文化运动是新文化运动,故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体现出“中体西用”思想受到猛烈冲击,故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发生了分化,并未强调他们对中西文化的融合,故排除D项。16.B考查近代思想。材料中国民性改造要靠教育,在民族危亡之际,梁启超认为军国民教育、尚武精神就是【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历史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233059Z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