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百师联盟开学联考
部编版八下(历史)中国现代史易错点考查 试卷(答案)考试试卷
部编版八下(历史)中国现代史易错点考查 试卷(答案)考试试卷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百师联盟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8.C【解析】本题考查辛交革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南北和谈后,孙中山坚持以个人名义要求袁世凯远离北洋军阀盘踞地区,到革命派势力较强的南京出任总统,体现了革命派对袁世凯专制的警惕和捍卫革命成果和共和政体的愿望,故选C项,排除B项;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在中国实施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并不是一场失败的革命,故排除A项;孙中山将南北和谈中的一些争议旧调重弹,不利于权力的快速交接,故排除D项。9.B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交通对经济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浙赣铁路通车后,景德镇瓷器销往杭州的运费成本和时间成本大大降低,反映了新式交通对商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故选B项;材料信息缺乏全国各地交通建设状况的对比,故排除A项;材料信息与对外贸易和列强经济侵略无关,故排除C、D两项。10.C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文化政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现象的能力。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及科技发展方针,在此方针指导下,相关部门减少了对电影事业的政治干涉并与西方国家开展艺术交流,故选C项;在中国放映法国影片并不是电影事业国际化的表现,故排除A项;到1956年年底,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故排除B项;“双百”方针符合国情民意,并不是后来我国文艺事业遭受挫折的诱因,故排除D项。11.D【解析】本题考查雅利安人与早期印度文明,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雅利安人迁入南亚之后,与当地土著交融,逐渐发展出农业文明并进入奴隶社会,这反映了早期印度文明的产生过程,故选D项;虽然哈拉帕文化等的消亡一度使古印度文明中断,但并无充分证据证明其消亡与雅利安人迁徙有必然联系,故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农牧文化的交融而非冲突,故排除B项;印度河流域的“希腊化”始于公元前3世纪末,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12.A【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三幅图画中的人像描写以细致生动的表情,展现了复杂、鲜活的人物内心世界,表达了人文主义的诉求,故选A项;只有图6明显选自宗教故事,故排除B项;图像具有动感,体现了一定的写实特点,但并不能据此说明其注重人体的科学比例,故排除C项;三幅作品包括素描和壁画,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技术条件下,并不适于大批量印刷传播,故排除D项。13.B【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法国城市建设,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法国解决地下管线铺设问题的系统方案,为其他近现代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参照和榜样,故选B项:当时法国仍处于工业革命期间,故排除A项:这一做法是在疫情结束之后展开的,且对市民的公共卫生观念没有直接影响,故排除C、D两项。14.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拉美教会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拉美教会和改革派对立并支持考迪罗的军事独裁,这表明它阻碍了拉美的近代化转型,故选D项,排除C项:维护生产资料私有制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A项;仅教会是大地产所有者的信息不足以说明教会主导了基层治理,故排除B项。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