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师联盟开学联考

2022-2023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考试试卷

百师联盟开学联考 25

2022-2023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考试试卷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百师联盟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末期,北魏统一北方,②是北魏;6世纪前期,北魏发生动乱,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之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③是北周:420年,低级士族出身的武将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宋,东晋灭亡,④是宋。综上分析,故选C项。11.A【解析】本题考查南北朝时期的绘画。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壁画中,对现实生活片段的描绘、对人物造型的描绘表现出写实性,这说明当时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故选A项;南北朝时期,虽然佛教影响较大,但社会主流思想仍是儒学,故排除B项;玄学主张虚无的“道”,与材料中绘画的写实性不符,故排除C项:南北期时期既有人物画,也有山水画、花鸟画.题材并不单一,故排除D项。12.C【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针对儿品中正制“夺天朝(朝延)之权势”的弊端,隋棚实行科举制,其主要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故选C项:科举制是选官制度,与监察制度是两种不同的制度,牧排除A项:科举制以才学为选官标准,着重选拔有才能的人,不是选拔忠实奴才,故排除B项:科举制使一批有才能的寒门学子入仕.限制了贵族特权,故排除D项。13.A【解析】本题考查唐朝藩镇的作用。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唐朝后期,渐镇经常被用于叛战乱,大祁分灌镇不割据,且施行唐彻的政策法令,这在客观上延续了唐潮统治,故选A项:滋镇虽然延续了唐湖统治,但无法阻止农民起义,黄巢起义就是例证,故排除B项:C项中“保证”说法夸大,故排除C项;安史之乱后,边防空虚,吐蕃趁机占领河西陇右地区,故排除D项。14.B【解析】本题考查两税法实施的背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安史之乱爆发后、土地兼并严重,赋役制度混乱财政收入面临困难.结合所学知识.针对这种局面,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故选B项:面对这种局面,唐代取消了租庸调制,均田制也无法推行,故排除A、D两项:屯田制是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利用士兵和无地农民垦种荒地的制度,不是为了解决材料中的困境,故排除C项。15.D【解析】本题考查汉唐时期的医学著作。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这部唐代医学著作总结了附代以前的医药学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千金方》符合这一评述,故选D项:《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两汉间,故排除A项;《唐本草》是国家颁行的药典,故排除B项:《神农本草经:编著于东汉,故排除C项。16.(1)同:都具有强烈的政洽参与意识:重建政治秩序。(2分,答出一点即可)异:儒家主张以德治国;墨家主张兼爱、非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社会变革,严刑峻法,加强中央集权。(4分)(2)背景:①经济:铁犁牛耕得到使用和推广,社:会生产力发展。②政治: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社会处在大动荡、大变革之中。③阶级关系:士阶层崛,各国为争霸图强竞相招贤纳士。①文化教育:私学兴起,学术下移。(8分)【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第(1)问,根据材料“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同点是都具有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重建政治秩序。根据材料中对孔子和孟子、墨家、法家、老子思想主张的介绍,可以归纳出各派治国思想的差异,即儒家主张以德治国;墨家主张“兼爱”、“非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社会变革,严刑峻法,加强中央集权。第(2)问,根据材料“贵族与民间的界限也被冲破“生产增加”“教育普及”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经济、政治、阶级关系、文化教育四个方面说明“百家争鸣”兴的背景。17.(1)变迁:从宫廷官员转为行政官。(2分)形响:削弱了三公权力,强了皇权:促进了三省六部制的形成。(4分)(2)表现:密相人员出现变动(或“省长官很少能够担任宰相”):省六部职能废驰。(4分)原因:安史之乱后,藩镇脚据局面加重:财政危机严重;加强君主专制的考量:宦官专权愈演愈烈。(4分,答出两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汉至唐代中枢机构的变化。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负责为皇室管理私财和生活事务的职能机构”“正式成为协明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可知,尚书从宫廷官员转为行政官。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尚书令有宰相之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尚书职位的变迁削弱了三公权力,加强了皇权;促进了三省六部制的形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宰臣三十五,人中有三十三人非三省长官”“门下省因各方面的槊肘,己起不到封驳作用”“兵部无戌帐,户部无版图”“尚书省旧章多废”可知,三省六部制被破坏主【高一历史·鑫若答案第?页(共3页)】001A·SD.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