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百师联盟二轮联考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DY(新高考)·化学-R-必考-HUB]四试题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DY(新高考)·化学-R-必考-HUB]四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百师联盟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8.【答案】D【解析】由该物质的分子结构式可知,X、W均形成1个共价键,Y、Z均形成4个共价键,再结合题干中的已知条件,可推断元素X、Y、Z、W分别为H、C、Si、CI。原子半径:Si>CI>C>H,A正确;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CH4>SiH4,D正确;该物质中,C、Si、C1三种原子的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正确;C1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有多种:HClO、HC1O2、HC1O3、HC1O4,其中HC1O、HC1O2均为弱酸,HClO3、HC1O4均为强酸,D错误。9.【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3Cl2+26NaOH一21NaCl+NaC1O+4 NaC1O3+13H2O,该反应中被还原的氯原子与被氧化的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5,即该反应中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1:5,A正确。10.【答案】C【解析】当其他条件不变,改变反应物浓度时,反应速率常数保持不变,第二组数据和第四组数据中,两组的c(A)相同、u相同,解得n=0,将第一组数据和第二组数据代人速率方程,得到(9:25)一上6X100.503.2×10-9,可知m=1,A错误;由A项分析可知,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v=·c(A)·c°(B)=·c(A),将第一组数据代入速率方程v=k·c(A),可得速率常数=6.4×10-3min1,B错误;将第六组数据代入速率方程v=k·c(A),可得4.8×10-3=6.4×10-3×c1,解得1=0.75,将第三组数据代入速率方程v=·c(A),可得0=6.4×10-3×1.00=6.4×10-3,将第五组数据代入速率方程v=k·c(A),可得2=6.4×10-3×1.00=6.4×0.8103,C正确;半哀期=0.8=6,4×108min=125min,设起始时反应物A为100g,在过量的B存在时反应掉93.75%的A需经历4个半衰期:起始100gA125mm50gA25mi,25gA125mim12.5gA125m6.25gA,所需的时间为125min×4=500min,D错误。11.【答案】CD【解析】由图可知,电极a的电极反应为[Fe(CN)6]4--e一[Fe(CN)6]3-,则电极a为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电极b为阴极,A错误;电极b的电极反应为DHPS十2H2O十2e=DHPS-2H十2OH-,OH-从电解池的右室通过隔膜向左室迁移,隔膜为阴离子交换膜,B错误;反应器I中发生的反应为4[F(CN)6]3十40H催化剂4Fe(CN)]-十0,个十2H,0,C正确;该装置的总反应为2H,0电解2H2◆+0,◆,气体N是氢气,D正确。12.【答案】D【解析】实验I中,C0的衡转化率=4-2.4×100%=40%,实验Ⅱ中,C0的衡转化率=2-.6×421.6×1.6100%=20%,C0的衡转化率:实验I>实验Ⅱ,A正确;650℃时,该反应的衡常数K=222.4×21.6220.4-8,B正确;实验Ⅱ在0~3min内的均反应速率(C0,)=?,0:L3 min5mol·L1·min1,C10,4×0,46×0.6=百,由于实验Ⅱ的衡常数小于实验I的衡常数,且放热反应221正确;实验Ⅱ的衡常数K=2的温度越高,衡常数越小,故表中t>650,D错误。13.【答案】BD【解析】由题图可知,当加入40.00 mL NaOH溶液时,溶液的pH发生突变,说明酸减中和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0H+H,A-NaA十2H,0,该二元酸的浓度=0.1000mo:上×40mL=2×20.00mL0.1000mol·L1,没有加入NaOH溶液时,H2A溶液的pH为1.0,这说明在水中H2A的第一步电离是完全的,第二步电离存在电离衡,故该二元酸溶液中不存在H2A分子,A正确;在未加NaOH溶液时,曲线①的分布系数与曲线②的分布系数之和等于1,滴入NaOH溶液后,曲线①的分布系数一直在减小,曲线②的分布系数一直在增大,故曲线①代表6(HA),曲线②代表6(A2-),由题图可知,当6(HA)=6(A2-)时,溶液的pH=2.0,则HA的电离常数K,=(H)A-)=c(H+)=10H=1,0X10-,1HA的水c(HA-)【高三化学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