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师联盟信息押题卷

宁夏吴忠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百师联盟信息押题卷 30

宁夏吴忠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百师联盟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宁夏吴忠市2024年高三联考试题
    2、2024年吴忠市高三联考
    3、2024宁夏吴忠中考试卷及答案
    4、2024宁夏吴忠高三联考试卷
    5、2023-2024宁夏吴忠市高三联考
    6、202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中考
    7、2024吴忠市高三联考试卷
    8、2024吴忠市高三联考试卷语文
    9、2023-2024吴忠市高三联考
    10、2024吴忠市高三联考试卷语文
长郡中学2022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人:吴剑审题人:秦莎得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词原是歌筵酒席间演唱的歌辞,然而后人却又往往从这种歌辞中看到了比兴寄托的深意。比兴寄托有广义的解释,也有狭义的解释;有字面的解释,也有引申的解释;有就作者方面而言的说法,也有就读者方面而言的说法。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铂先讲“比”“兴”二字。词天生有这一特质,容易把作者引向比兴寄托的路子,也容的易引起读者比兴寄托的联想。本来“比”“兴”二字是写诗的两种作法,如果换一种较新如的说法,我以为比兴就是指心与物相结合的两种基本关系,“兴”是见物起兴,是由物製长及心。公众号高中资料下载见物起兴是说你看到一个物象,引起你内心的一种感发。以《诗经》来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外在的物象,所谓“物象”是眼睛所能看见的,耳朵所能听见的,凡是感官所能感受的统称物象。这在中国诗歌中有很久远的传统。即如《诗品·序》中就曾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敌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又说:“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茶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陆机的《文赋》也曾说“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都是说你看到外界的景物后引起了你内心的感发,是由物及心的物与心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兴”。李后主《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种由于看到“林花谢了春红”而引起的感发就属于此类。什么叫“比”呢?“比”是以此例彼,是说你内心中有一种情意,要借助于外在的物象来传达,因为诗歌这种美文,如果只讲抽象的概念中的情意,便不易引起读者直接的感动,所以常要把抽象概念的情意与具体的物象联系起来,才能引起读者的感发。由心及物的例证如《诗经·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爱得我所。”是用一只吃粮食的大老鼠来比喻剥削者,这是他心中先有一个剥制者的概念,然后用硕鼠这一形象来表现的,是先有内心的情意然后找形象来比喻,是由心及物的心与物的关系,这就是所谓“比”。秦观的“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说你要看到我内心中那千回百转的情意,就如同像篆字般曲折的小篆香一样,寸寸燃尽,以此形容他回肠的寸断。这也是“比”,是先有其回肠的情绪而后以小篆香来做比喻的。所以一般说来,比兴就是表达情意的两种基本方式,或者是由物及心,或者是由心及物。这是对“比兴”最简单的解释。语文试题(长郡版)第1页(共10页)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