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师联盟开年联考

[衡水大联考]2024届广东省新高三年级8月开学大联考历史试卷及答案z物理考试试卷

百师联盟开年联考 55

[衡水大联考]2024届广东省新高三年级8月开学大联考历史试卷及答案z物理考试试卷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百师联盟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黔东南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一历史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方诸侯的待遇较高,中央基本上不干预地方封国的内部事务等,表明西周王权尚未实现高度集中,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巩固了封建统治,排除A项;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与中央很少干预地方事务不符,排除B项;君主专制政体正式形成是在秦朝时期,排除D项。2.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当时税收来源很大一部分是所谓“户赋”即按户缴纳赋税,政府要求从原本的大家庭中析分出大量一夫一妻的小家庭,这样政府所掌握的户数大大增加,其征收的户赋收入自然随之提高,就会为国家治理提供更多的物质基础,A项正确;B项和C项不是其主要作用,排除BC项;县制主要加强中央对地方的严格控制,排除D项。3.D根据材料可知,秦朝要求各级官僚机构均用文书行政,并建立文书管理制度和邮驿传递系统等做法,完善了行政手段,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国家的治理能力,D项正确;文书行政与思想统一不符,排除A项;用文书行政不仅限于地方官,整个官僚系统都要执行,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文书行政规范有据,有利于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未体现加强各地联系,排除C项。4.B材料表明汉代皇帝通过建立“中朝”削弱丞相的决策权以加强皇权,B项正确;中朝官系统的出现是为了分割丞相的权力,不能说中央决策机制走向专业化,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决策机制的变化,中央集权指的是对地方的控制加强,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中朝和丞相,不能体现缓和各部门之间的矛盾,排除D项。5.A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文笔简洁,语言生动,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东汉明帝时,兴建了白马寺存放佛经,这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据某校游学活动参观的景点,该校学生游学的目的是两汉的科技与文化。故选A项。6.C根据材料“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可知,东汉末年,魏国、蜀国、吴国争夺天下,形成三国相争的局面,西晋短暂统一后,陷入长时间的分裂格局中,因此这一时期为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民族交融,江南经济获得开发,C项正确;藩镇割据指的是唐朝中后期藩镇的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完全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排除A项;科举盛行,人才选拔公公正的历史时期为唐朝,排除B项;佛教传入我国是在西汉末年,排除D项。7.C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该河道是隋炀帝时期修建的大运河,大运河的修建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C项正确。隋朝因其暴政二世而亡,大运河的修建并没有巩固隋的封建统治,排除A项;隋朝大运河没有经过珠江流域,排除B项;大运河沟通了五大水系,不仅仅涉及华北原,而且材料也没有体现出使华北原成为沃土,排除D项。8.B敦煌壁画融合了多种民族的舞蹈、器乐风格,体现了唐朝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各民族的交融,B项正确;文化辐射范围强调的是文化的输出,排除A项;飞天造型并不能体现出经济和政治发展程度,排除C、D项。9.D材料叙述了古代民间对科举及第的美化与神化,表现了古代民间对于考中科举的进士、举人的崇拜以及对于科举及第的崇拜,说明科举制影响了当时社会的价值取向,D项正确;A、B、C三项都是在论述科举制本身的作用,但材料讲的是民间人士对科举的态度,这三项与材料不符,排除。10.D据材料可知,唐初政事堂议事,常常出现争论不休,难以形成决议或中书、门下两省官员奉迎皇帝的意图,无所作为,这说明中书、门下两省官员议事前或议事中缺乏沟通协调,D项正确;据所学可知,三省中尚书省是执行机构,材料未涉及,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中书门下两省官员互相扯皮或逢迎皇帝不作为”【高一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本文标签: Z21310X系列联考答案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