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百师联盟二轮联考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语言表达(语句复位)分类练习题汇编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语言表达(语句复位)分类练习题汇编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百师联盟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3-2024高考语文语句复位考点分析
2、2023-2024新高考语言运用题句子表达效果题型指导
3、2023-2024高考语文语言表达技巧
4、2023-2024高考语言表达题及答案
5、2023-2024高考语句复位题课件
6、2023-2024高考语言运用题型梳理
7、2023-2024语言运用高考
8、2023-2024高考语文语言运用题答题技巧
9、2023-2024高考语句复位优秀教案
10、2023-2024高考语文语言运用题及答案
时塑造出实现民族复兴的析产业人,新行业人、新工业人和新工程人等新型实践主体。(摘编白张秀华《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实践融合》)材料二:什么是工匠精神?有人会说:对于个人,工匠精神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务实肯干、坚持不懈、精雕细琢的敬业精神:对于企业,是守专长、制精品、创技术、建标准,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开拓创斯的企业文化:对于社会,是讲合作、守契约、重诚信、促和谐,分工合作、协作共赢、完美向上的社会风气。简而言之,工匠精神就是“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工匠精神永不过时,今天我们依然要大力弘杨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宝贵财富。《考工记解》记载,“周人尚文采,古虽有车,至周而愈精,故一器而工聚焉。如陶器亦自古有之。舜微时,已陶渔矣,必至虞时,瓦器愈精好也”,反映的正是我国古代的能工巧匠们不断追求技艺精进的精神。据说,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虽然生活穷困潦倒,创作热情却不受影响。创作期间,他边写边批阅,即使写完,自己又“增删五次”,用自己的话来说“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他以字斟句的、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历经多年最终创作出《红楼梦》,穿越历史长河,震撼了世人,作为经典流传至今。其中的奥秘就在于深刻诠释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讲述了文物修复师们的日常工作,其中修表师傅修好一个文物表,需要200多天时间;修瓷器师傅给一个地方着色,可能要几万笔…当他们看着一件文物在自己手上复活时,就能收获到无比的快乐和满足。文物修复师们“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工匠精神激励我们应对各种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用实际行动大力弘扬和践行工匠精神。学和工作中,我们必然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要执着专注地苦练基本功,以“择一事、终一生”的态度进行专业知识学和自我淬炼,主动接受工作重任,向工匠看齐,在各种挑战中不断磨砺自己、突破自己。虽然时代在变化,但是工匠精神永不过时,让我们一起在思想上、态度上、行动上全方位践行工匠精神。(摘编自张丽娟《大力弘扬工匠精神》)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们推动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实践融合,就能做强做优“中国制造”,并实现创新发展。B.创新需要人,财、物等硬实力,也需要生产主体和劳动者的文化软实力,二者都很重要。C.创新和创造离不开科学精神,也离不开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创新和创造的前提、基础。D.有人认为,对个人而言,工匠精神是一种敬业精神,干一行,精一行,作者不认可这一说法。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人的生产”与“动物的生产”区别开来,人能“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高一语文第2页(共8页)】·23-140A
本文标签:
